金鎖丹
《本事》卷三:金鎖丹
茴香丸、鎖金丹
舶上茴香(炒)1兩,胡蘆巴1兩,破故紙(炒香)1兩,白龍骨1兩,木香1兩半,胡桃肉3-7個(研),羊石子3對(破開,鹽半兩擦,炙熟,研如泥)。
上為細(xì)末。下2味同研成膏,和酒浸蒸餅杵熟為丸,如梧桐子大。
遺精夢漏,關(guān)鎖不固。
茴香丸(原書同卷)、鎖金丹(《普濟(jì)方》卷二一七)。
《本事方釋義》:舶上茴香氣味辛溫入足少陰、厥陰;胡蘆巴氣味辛溫,入足少陰;破故紙氣味辛大溫,入足太陰,兼入命門;白龍骨氣味涼澀,入手足少陰、厥陰;木香氣味辛溫,入足太陰;胡桃肉氣味溫澀,入足少陽;羊石子氣味辛甘、微咸,入足少陰;酒浸酒送,欲其入里也。此治遺精夢漏,關(guān)鎖不固,以補(bǔ)腎之品,佐以辛香固澀,則下焦有恃,鮮不中病矣。
《普濟(jì)方》卷二○八:金鎖丹
辰砂1兩(研令極細(xì),以水丸作1球,放干),陽起石1兩(研令細(xì),以水和作餅,裹前辰砂,放干),龍齒1兩(作末,水和作餅,裹前藥),牡蠣1兩(作細(xì)末,以水和作餅,裹前藥,令干)。
外用六一泥固濟(jì),作球,直待透干。方用醋灰半斗許丸之,5斤炭鍛,先下3斤,候?qū)⒈M,再下2斤,火盡候冷,打開去泥,并牡蠣存留,為極細(xì)末,以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大固真氣。主寒冷滑泄,及臟腑滑泄,婦人宮血不調(diào),丈夫諸般虛憊。
每服3-5丸,空心鹽湯送下;治臟腑滑泄,每服5丸,以米湯送下;婦人宮血不調(diào),每服3-5粒,米湯送下;丈夫諸般虛憊,亦不過3-5粒。
《會約》卷十三:金鎖丹
蓮芯6兩,芡實(炒)10兩,石蓮子2兩或4兩,金櫻膏2斤。
上為末,以金櫻膏為丸。
固精益壽。主嗜欲太過,精滑不固。
空心淡鹽湯送下。
忌葵菜、車前子。
《普濟(jì)方》卷三十三引《千金良方》:金鎖丹
肉蓯蓉5兩(酒浸3日成膏),巴戟2兩,破故紙4兩,附子3兩(炮,去皮臍),胡桃30個(同花蓉研)。
上為末。同前蓯蓉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閉精。主腎冷及精滑,小便頻數(shù)。
每服50丸,酒送下。
《御藥院方》卷六:金鎖丹
桑螵蛸(微炙黃色)半兩,晚蠶蛾(雄者,微炒)半兩,紫梢花半兩,蛇床子(微炒)半兩,遠(yuǎn)志(去心)半兩,鹿茸(酥炙黃色)半兩,川茴香(炒)半兩,穿山甲5片(炙焦),海馬2對(炙黃),續(xù)斷3錢,石燕子1對(炭火煅赤,淬七返,研),麝香(研)1錢,南乳香(研)2錢半,木香2錢半,黑牽牛1兩(微炒,取頭末3錢)。
上為細(xì)末,用酒煮薄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延年益壽,至耄無痿。添精和氣,駐顏壯骨,養(yǎng)神調(diào)氣。主
每服50丸,空心及晚食前溫酒送下。其功不可言也。如不及作丸,只作散服更妙。
《魏氏家藏方》卷四:金鎖丹
鹿茸(去毛,酥炙)1兩,桑螵蛸(炒)1兩,白茯苓(去皮)1兩,益智仁1兩,石菖蒲(九節(jié)者,炒)1兩,舶上茴香(揀凈,炒)1兩,鐘乳粉1兩,五色龍骨(煅,別研)1兩,陽起石(煅)半兩,青鹽半兩(并別研)。
上為細(xì)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下弱胞寒,小便白濁,或如米泔,或若凝脂,夢漏精滑,關(guān)鎖不固,腰痛氣短。
每服40丸,棗湯送下,日午、臨臥服。
《百一》卷十五:金鎖丹
真山茱萸不以多少(紅肥者)。
上以大蘿卜切下青蒂,剜作甕兒,以茱萸實盛,卻用蒂蓋,竹丁簽定于飯內(nèi),蒸蘿卜軟爛為度,取出,不用蘿卜,以茱萸曬干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小便白濁。
每服30-40粒,空心、食前溫酒鹽湯送下。
《簡明醫(yī)彀》卷四:金鎖丹
黃柏(鹽水炒)1兩,知母(炒)1兩,牡蠣(火煅,醋淬)3錢,赤石脂3錢,龍骨(3味另研)3錢,蓮芯3錢,芡實3錢,茯苓3錢,遠(yuǎn)志3錢,山萸肉3錢,朱砂2錢。
上為末,山藥末調(diào)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腎虛精滑,心神不安。
每服60丸,空心酒送下。
《宣明論》卷十二:金鎖丹
龍骨(水飛)、菟絲子1兩,破故紙半兩,韭子半兩,澤瀉半兩,牡蠣半兩,麝香少許。
上為末,酒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男子本臟虛冷,夜夢鬼交者。
每服3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1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