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檎根
《中藥大辭典》:林檎根
《食療本草》
為薔薇科植物林檎的根。
《食療本草》:"治白蟲,蛔蟲,消渴,好睡。"
內(nèi)服:煎湯,1~3兩。
《中華本草》:林檎根
出自《食療本草》。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花紅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lus asiatica Nakai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凈,切片,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2800m的山坡陽處、平原砂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北、西南及遼寧、陜西、甘肅、新疆、山東、河南、湖北等地。
花紅 小喬木,高4-6cm。小枝粗壯,幼時密生柔毛,老時暗紫褐色,無毛。葉互生;葉柄長1.5-5cm,有短柔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5-11cm,寬4-5.5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邊緣有?xì)銳鋸齒,上面有短柔毛,逐漸脫落,下面密被短柔毛。花兩性;傘房花序,具花4-7朵,集生于小枝頂端;花梗長1.5-2cm,密被柔毛;花直徑3-4cm;萼筒鐘狀,外面密被柔毛;萼片5,三角披針形,長4-5mm,先端漸尖,全緣,內(nèi)外兩面密被柔毛,萼片比萼筒稍長;花瓣5,倒卵形或長圓倒卵形,長8-13mm,寬4-7mm,基部有短爪,淡粉紅色,雄蕊17-20,花絲長短不等,比花瓣短;花柱4(5),基部具長頸毛,比雄蕊稍長。梨果卵形或近球形,直徑4-5cm,黃色或紅色,宿存萼肥厚隆起。花期4-5月。果期8-9月。
胃;大腸經(jīng)
苦;平
殺蟲,止渴。主蛔蟲病;絳蟲病;消渴
內(nèi)服:煎湯,15-30g。
《食療本草》:治白蟲,蛔蟲,消渴,好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