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APP下载污视频_草莓视频深夜释放_黄草莓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草莓视频在线观看

當(dāng)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中醫(yī)藥材 > 正文 >>

靈貓香

《全國中草藥匯編》:靈貓香

【 拼音注音 】
Línɡ Māo Xiānɡ
【 別名 】

斑靈貓、香貍、靈貍、麝香貓、小靈貓、筆貓、靈貍香

【 來源 】

食肉目靈貓科小靈貓Viverricula indica Desmarest,以生殖器與肛門間溝內(nèi)左右二腺分泌的香液入藥。

【 生境分布 】

我國長江流域和沿海各省,從四川、云南至臺灣。

【 化學(xué)成分 】

含揮發(fā)油、脂肪樹脂等。

【 藥理作用 】

揮發(fā)油有興奮神經(jīng)作用。

【 性味 】

辛,溫。

【 功能主治 】

鎮(zhèn)痙,鎮(zhèn)痛,安神。主治疝痛,腹痛,子宮病沖逆(用香液擦臍部有效)。并可開竅行氣,通經(jīng)絡(luò),透肌骨,消癰腫。

【 用法用量 】

0.5~1分,通常作外用。

【 備注 】

外科膏散中可作麝香得代用品。

【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靈貓香

【 拼音注音 】
Línɡ Māo Xiānɡ
【 別名 】

靈貓陰(《本草拾遺》)

【 出處 】

《國藥的藥理學(xué)》

【 來源 】

為靈貓科動物大靈貓香腺囊中的分泌物。將靈貓縛住,用角制小匙插入會陰部的香腺囊中,刮出濃厚的液狀分泌物,即靈貓香。每隔2~3日采取一次,每次可得一錢許。

【 生境分布 】

我國北自陜西秦嶺,南至廣東海南島;東達江蘇、浙江,西至四川、云南等地均有分布。

【 原形態(tài) 】

大靈貓,又名:類(《山海經(jīng)》),文貍(《楚辭》),靈貍(楊孚《異物志》),靈貓(《本草拾遺》),香貍(《酉陽雜俎》),香貓(《丹鉛雜錄》),山貍(《坤輿圖說》),九節(jié)貍、麝香貓、九江貍。

體形細(xì)長,身長約83厘米,尾長約43厘米,體重8公斤左右。吻部略尖,口旁列生剛毛。四肢較短,足具5趾,爪彎曲而略具伸縮性。雌雄體的會陰部均具香腺囊,能分泌奇異的香味。全身灰棕色或淺黃色,頭、額、唇均灰白色,頸側(cè)至前肩有3條黑色橫紋,其問夾有2條白色橫紋;背中央一直到尾基有1條黑色縱紋,其兩側(cè)白背中部起各有1條白色狹紋;腹部毛色淺灰;四肢黑褐色;尾毛濃密而較軟,為白色狹環(huán)與黑色寬環(huán)扣間,末端呈黑色。

棲于灌木叢中。晝伏夜出,營獨居生活,行動敏捷,聽覺靈敏。雜食性,以小獸、小鳥、魚、蛙、蟹為食,也食昆蟲、野果及家禽。

【 性狀 】

新鮮品為蜂蜜樣的稠厚液,呈白色或黃白色;經(jīng)久則色澤漸變,由黃色而終成褐色,呈軟膏狀。不溶于水,逢酒精僅能溶一部分,點火則燃燒而發(fā)明焰。氣香,近嗅帶尿臭,遠(yuǎn)嗅則類麝香;味苦。以氣濃、白色或淡黃色、勻布紙上無粒塊者為佳。

【 化學(xué)成分 】

含特殊酮"香貓酮"。又含吲哚、糞臭素 、乙胺、丙胺及幾種未詳?shù)挠坞x酸類。

【 性味 】

《本草拾遺》:"辛,溫,無毒。"

【 功能主治 】

辟穢,行氣,止痛。治心腹卒痛,疝痛。

①《本草拾遺》:"主中惡,心腹卒痛,瘧,疫氣,鎮(zhèn)心安神。"

②《坤輿圖說》:"療耳病。"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入丸、散,1~2分。外用:研末調(diào)敷。

【 備注 】

靈貓香除上述品種外,尚有小靈貓,又名:斑靈貓,其香腺囊中的分泌物亦同等入藥。但小靈貓體型較小,香腺囊較不發(fā)達。

【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靈貓香

【 拼音注音 】
Línɡ Māo Xiānɡ
【 別名 】

靈貓陰

【 英文名 】
Civet
【 出處 】

出自《國藥的藥理學(xué)》。

1.《本草拾遺》:靈貓生南海山谷,如貍,自為牝牡,其陰如麝,功亦相似。按《異物志》云,刳其水道連囊,以酒灑陰干,其氣如麝,若雜真香,罕有別者,用之亦如麝焉。

2.《坤輿圖說》:山貍似麝,臍后一肉囊,有滿輒病,向石上剔出始安。其香如蘇合油而黑。

【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靈貓科動物大靈貓、小靈貓香腺囊中的分泌物。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Vierra zibetha Linnaeus2.Viverricula indica Desmarest[Veverra indica Desmarest]

采收和儲藏:靈貓經(jīng)常在籠舍四壁摩擦,分泌出具有香味的油質(zhì)膏,春季發(fā)情時泌香量最大。且泌香量大小與動物體形大小、香囊大小。身體健康狀況和飼料中蛋白質(zhì)含量有關(guān)。初泌的香青為黃白色,經(jīng)氧化而色澤變深,最后形成褐色。初香帶有腥臊味,日漸淡化。取香有三種方式:一為“刮香”。即是特靈貓隔離,然后用竹刀將抹在木質(zhì)上的香膏刮下,每隔2-3d取1次。二為“擠香”,將靈貓渡入取香籠中,人工予以保定,拉起尾巴,緊握后肢,擦洗外陰部,板開香囊開口,用手捏住囊后部,輕輕擠壓,油質(zhì)狀香膏即可自然泌出,及時收集。取香后要在外陰部涂抹甘油,遇有充血現(xiàn)象可抹抗生素或破膠軟膏,防止發(fā)炎。三為“割囊取香”(即來貓取香)。人工養(yǎng)殖的靈貓有的冬季取皮或意外傷亡,即可割下香囊,而后將香囊陰干或烘干,或?qū)⑾愀械南愀嗤诔觯@種香一般稱為“死香”。

【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活于丘陵山地的樹林或灌木叢地帶。夜行性,雜食,但以動物性食料為主。

2.棲息于多樹的山地、灌叢、草叢等地。晝伏夜出,雜食。

資源分布:1.分布于我國秦嶺和長江流域以南及西藏等地。

2.分布于我國淮河流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福建、臺灣、湖南、海南、云南、西藏等地。

【 原形態(tài) 】

1.大靈貓,大小與家犬相似,體長60-80cm,體重6-10kg。吻部略尖,四肢較短,必長過之半。體毛粗硬,尾毛柔軟致密。雌雄體于肛門與外生殖器間均有發(fā)達的外分泌腺(香腺囊)。腺口有一突出的片狀薄瓣,可啟閉。體氣淺棕色,并點綴有不甚規(guī)則的黑褐色斑紋;頭、額、唇均為灰白色;沿中央從頭后直到尾基部,有一條黑色的鬣毛縱紋;四肢黑褐色;尾有黑白相間的閉鎖色環(huán),白窄黑寬。

2.小靈貓,體開小于大靈貓,個體幾與家貓相近,體長40-60cm,體重2-4kg。耳短寬,雙耳前緣甚為靠近;前額較窄;尾長約為頭及體長的1/3;背部無黑色鬣毛帶紋。香囊不如大靈貓發(fā)達,但仍能分泌靈貓香。體毛為深灰棕色。背中與兩側(cè)的5條棕黑色帶紋較為明顯,其體兩側(cè)帶紋下方具有大小不等的黑縱列斑點;尾有6-8個黑色環(huán),其間隔有灰白色環(huán);尾尖為灰白色。

【 栽培 】

生活習(xí)性大靈貓晝伏夜出,營獨居生活,行動敏捷,聽覺靈敏。以小獸、小鳥、魚、蛙、蟹為食,也食昆蟲、野果及家禽。泌香量大于小靈貓。小靈貓喜獨居,夜行性,喜攀樹,能游泳,行動靈敏,膽小怕驚。愛干燥和清潔,一般不在洞中排便。主要活動在丘陵地帶,棲居于各種洞穴之中。食性廣而雜,以小型獸類。鳥、蛇、蜘踢、蛙、魚及其卵類、昆蟲和野菜、根莖等為食。

養(yǎng)殖技術(shù)在人工養(yǎng)殖條件下,2歲以上即有繁殖能力。雌獸春、秋季均可發(fā)情,發(fā)情期3-5d。發(fā)情時雌獸叫聲頻繁,這時,選擇健壯的雄性靈貓,放對到雌獸籠中,使之求偶、交配。

交配時間很短,多在夜間進行。妊娠期為78-116d大多在90d左右。已確定妊娠的母獸應(yīng)立即與雄獸分開單籠飼養(yǎng)。保持環(huán)境安靜,多供給動物性飼料。臨產(chǎn)前1星期即停止打掃籠舍,切勿驚擾雌獸。產(chǎn)仔時嚴(yán)禁外人參觀。初生仔貓體長20-30cm,體重75-120g。每胎1-5仔,多為3仔。初生仔貓閉眼嗜睡。1星期后睜眼,35d后即可爬行到舍外活動,3月齡時可斷奶分窩。幼貓每日飼喂2次。

飼養(yǎng)管理靈貓為雜食。人工飼養(yǎng)時可投給蠶蛹、蝦殼。雜色、畜禽內(nèi)臟等動物性飼料;玉米餅、糠鼓、大麥芽及瓜菜類植物性飼料;并配合以骨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添加劑等。煮拌成粥狀,每日下午4-5時飼喂1次。一般在前半夜都吃完,后半夜在穴室內(nèi)靜臥。對靈貓的籠舍應(yīng)每日清洗,保持清潔衛(wèi)生,防寒保暖。尤其是在冬季或霉雨季節(jié),勿使雪、雨浸襲濕透皮毛而影響健康。

【 性狀 】

性狀鑒別,鮮品為蜂蜜樣的稠厚液,白色或黃白色,經(jīng)久則色澤漸變,由黃色變成褐色,質(zhì)稠呈軟膏狀。氣香似麝香而濁,味苦。

取靈貓香置于手掌中,搓之成團,染手;取靈貓香少量,用火點之,則燃燒而發(fā)明焰;將靈貓香投入水中,不溶。

以氣濃、色白或淡黃、勻布紙上無粒者為佳。

【 化學(xué)成分 】

1.大靈貓分泌物雄體每只年產(chǎn)靈貓香55.6g,雌體每只年產(chǎn)19.6g。靈貓香熔點35-36℃,含灰分0.30%-2.00%,乙醚提取物12.6%-19.9%,酸價118.2-147.3;皂化價55.4- 182.8;醇提取物45.8%-58%,皂化價75.9-96.6,酸價118.2-147.3;氯仿提取物0.3%-6.4%,酸價5.9-20.0,皂化價98.0-160,水分13.5%-21.0%。靈貓香中含多種大分子環(huán)酮,如靈豬香酮(civeton),即9-順-環(huán)十七碳烯-1-酮( 9-ets-cycloheptadecen-1-one),含量 2%-3%。另含多種環(huán)酮,其中5-順-十十-順-環(huán)十七碳二烯酮(5-OIS-11-CIS-CyCIOheP-tadecadieone)含量高達80%;環(huán)十七碳酮( cycloheptadecanone)10%; 9-順-環(huán)十九碳烯酮(9-ets-cyclononadecenone)6%; 6-傾-環(huán)-十七碳烯配(6-ets-cycloheptadecenone)3%;環(huán)十六碳酮(cydoh。-adecanone)1%等以及相應(yīng)的醇和酯。尚含蚓吸(indoe)等。又含糞臭素(scatde),乙腔(ethylamine),丙胺(propylamine)及幾種未詳?shù)挠坞x酸類。

2.小靈貓分泌物每只小靈貓年產(chǎn)靈貓香30g左右。刮香的丙酮溶解物含量 80.9%-90%-95%乙醇溶解物含量37.2%-60.6%,無機物熾灼殘渣0.1%0.75%,60℃真空干燥失重3.5%-5.7%。小靈貓分泌物含多個大分子環(huán)酮,以靈貓香酮(civeton)、環(huán)十五酮(cyclopentadicanone)為主,其成分含量與小靈貓的性別、年齡、取香方法不同而相異:沁香靈貓香酮的含量分別為36%(雄獸)和78%(雌獸),環(huán)十五酮含量分別為63%(雄獸)和20%(雌獸);刮香靈貓香酮的含量分別為34%(雄獸)和 75%(雌獸)環(huán)十五酮含量 64%(雄獸)和 24%(雌獸);擠香靈貓香酮含量分別為22%(雄獸)和75%(雌獸),環(huán)十五國酮含量為77%(雄獸)和24%(雌獸)。

【 藥理作用 】

1.抗炎作用,靈貓香醇提取物對巴豆油所致小鼠耳水腫及醋酸所致小鼠腹膜炎有明顯抑制作用,但對瓊脂及鮮酵母所致大鼠足底腫與棉球所致大鼠肉芽腫的炎癥模型,有在很大劑量下才顯示抗炎作用。靈貓香醇提取物可協(xié)蟾蜍或牛黃的消炎作用。

2.鎮(zhèn)痛作用,靈貓香醇提取物0.5-2og/kg及總大環(huán)酮0.16g/kg口服經(jīng)小鼠和大鼠扭體法實驗證明有鎮(zhèn)痛作用,且有劑量依賴關(guān)系??偞蟓h(huán)酮小鼠醋酸法的ED50(P=0.95)為0.21土 0.12g/kg,醇提取物小鼠醋酸法、小鼠乙酸膽堿法與大鼠醋酸法的 ED50。分別為1.68士0.86,1.14土0.39,0.51土0.22g/kg。在小鼠熱扳法,總大環(huán)酮口服的ED50。為0.18土0.79/kg醇提取物腹腔給藥的 ED50為 0.36土 0.18g/kg,醇提取物的作用于給藥后30min出現(xiàn),1-2h達高峰,4h后恢復(fù)。

總大環(huán)酮的作用出現(xiàn)稍遲,但到4h仍顯示作用。醇提取物腹腔給藥時小鼠電刺激法的 ED50為 34土 0.15g/kg,其作用持續(xù)至2h后已趨恢復(fù)。

3.對中樞的作用靈貓香對大白鼠的戊巴比妥銷的催眠實驗表明,靈貓香可縮短其睡眠時間,而且可桔抗戊巴比妥的毒性。受試動物血中及全腦中的戊巴比妥含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合成靈貓香也可縮短大鼠戊巴比妥鈉的睡眠時間,研究認(rèn)為這與誘導(dǎo)肝藥酶有關(guān)。靈貓香對小白鼠抗驚厥實驗表明較苯妥英鈉抗電驚厥作用強。而對雄性小白鼠的硝酸士的寧實驗表明有協(xié)同作用,對照組抽痙發(fā)生率為60%,靈貓香組為90%,說明靈貓香對低級中樞有興奮作用。

4.對子宮的作用靈貓香對多數(shù)未孕大白鼠子宮有興奮作用。對早孕家兔子宮均呈興奮作用,但有時出現(xiàn)痙攣現(xiàn)象。對離體子宮具有興奮作用,不論雄性、雌性的靈貓香,均與麝香具有相同的興奮作用。

5.毒性 靈貓香對小鼠口服的半數(shù)致死量( LD50)為對33.5ml/kg,其毒性較低。靈貓香與蟾蜍合用可顯著增強蟾蜍的毒性,可致受試小鼠發(fā)生劇烈抽痙、死亡。

【 鑒別 】

理化鑒別,薄層色譜:取靈貓香用氯仿提取,制成2%溶液作供試液,在硅膠G薄層板上點樣約200μg,以石油醚(60-90℃)-乙醚(9:1)展開,展距15cm,晾干,分別噴灑顯色劑,并觀察結(jié)果:①0.4% 2,4-二硝基苯肼2mol/L鹽酸乙醇溶液。②10%磷鉆酸乙醇溶液1ml加首香-醋酸-硫酸-乙醇(1:10:20:200)49ml混合液。在 Rf 0.54附近顯色劑①顯黃色斑;顯色劑②在110℃加熱5-10min后顯紫色(大環(huán)烷酮)帶黃綠色(大環(huán)烯酮)斑,示有大環(huán)酮存在。

【 歸經(jīng) 】

心;肝經(jīng)

【 性味 】

味辛;性9溫

【 功能主治 】

辟穢;行氣;止痛。主心腹卒痛;疝氣痛;心絞痛;腹痛;疫氣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入丸、散,1-2分。外用:研末調(diào)敷。

【 各家論述 】

1.《本草拾遺》:主中惡,心腹卒痛,瘧,疫氣,鎮(zhèn)心安神。

2.《坤輿圖說》:療耳病。

【 摘錄 】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