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芽
《中藥大辭典》:綠豆芽
豆芽菜(《本草匯言》)
《綱目》
為豆科植物綠豆的種子經(jīng)浸罨后發(fā)出的嫩芽。
甘,寒。
①《綱目》:"甘,平,無毒。"
②《本草匯言》:"味甘,氣寒。"
姚可成《食物本草》:"脾胃虛寒之人,不宜久食。"
《綱目》:"解酒毒、熱毒,利三焦。"
內(nèi)服:煎湯,3~4兩。
《中華本草》:綠豆芽
豆芽菜。
出自 《本草綱目》:諸豆生芽、皆腥韌不堪,惟此豆之芽,白美獨異,今人視為尋常,而古人未知者也。但受濕熱郁浥之氣,故頗發(fā)瘡動氣,與綠豆之性,稍有不同。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綠豆Vigna radiata (L.)R.Wilczak的種子經(jīng)浸罨后發(fā)出的嫩芽。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gna radiata (L.)R.Wilczak [Phaseolus radiatus L.;P.mungo auct.non L.]
全國各省區(qū)多有栽培。
綠豆 一年生直立或頂端微纏繞草本。高約60cm,被短褐色硬毛。三出復葉,互生;葉柄長9-12cm;小葉3,葉片闊卵形至菱狀卵形,側(cè)生小葉偏斜,長6-10cm,寬2.5-7.5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楔形或截形,兩面疏被長硬毛;托葉闊卵形,小托葉線形??偁罨ㄐ蛞干偦ü6逃谌~柄或近等長;苞片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有長硬毛;花綠黃色;萼斜鐘狀,萼齒4,最下面1齒最長,近無毛;旗瓣腎形,翼瓣有漸窄的爪,龍骨瓣的爪截形,其中一片龍骨瓣有角;雄蕊10,二體;子房無柄,密被長硬毛。莢果圓柱形,長6-8cm,寬約6.mm,成熟時黑色,被疏褐色長硬毛。種子綠色或暗綠色,長圓形?;ㄆ?-7月,果期8月。
胃;三焦經(jīng)
味甘;性涼
姚可成《食物本草》:脾胃虛寒之人,不宜久食。
清熱消暑;解毒利尿。主暑熱煩渴;酒毒;小便不利;目翳
內(nèi)服:煎湯,30-60g;或搗爛絞汁。
《綱目》:解酒毒、熱毒,利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