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中醫(yī)藥材 > 正文 >>
墨地
【 拼音注音 】
Mò Dì【 別名 】
八月瓜(《四川中藥志》)。
【 出處 】
《四川中藥志》
【 來源 】
為小檗科植物鬼臼的果實(shí)。
【 性味 】
①《四川中藥志》:"性平,味酸澀,有毒。"
②《陜西中草藥》:"味甘,性平。"
【 功能主治 】
健脾,理氣,安胎。治痢疾腹痛,勞傷咳喘,胎氣不安,月經(jīng)不調(diào),白帶。
①《四川中藥志》:"澀腸清熱。治濕熱痢疾,腹痛墜脹,白帶。"
②《陜西中草藥》:"健脾理氣,止咳平喘。洽勞傷氣喘。"
③《西藏常用中草藥》:"安胎,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3錢。
【 復(fù)方 】
①治濕熱痢疾,腹痛墜脹:墨地、紅斑鳩窩、青藤香。煎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白帶:墨地、白果根、奶參、糖果根。燉肉服。(《四川中藥志》)
【 摘錄 】
《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