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APP下载污视频_草莓视频深夜释放_黄草莓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草莓视频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中醫(yī)藥材 > 正文 >>

狍茸

【 拼音注音 】
Páo Rónɡ
【 別名 】

狍子、狍

【 英文名 】
Capreolus's downy
【 出處 】

始載于《中國藥用動物志》。

【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鹿科動物狍雄性未骨化的幼角。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preolus Capreolus (Linnaeus).

采收和儲藏:春季鋸茸,洗去茸毛上的污物,用線封口,纏上麻繩,固定在架上,置沸水中煮過數(shù)次,自然風干。

【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棲于丘 陵、山地的疏林地帶,特別是林緣或溝谷的灌草叢中晨、昏活動、三五成群,食青草、嫩枝、樹皮等。

資源分布: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各地。

【 原形態(tài) 】

狍,中型鹿類。體長約1.3m,體重約35kg。雄獸有角,較短,分三叉呈樹枝狀,每年冬季脫落1次。無獠牙,耳朵和眼都大,頸長,尾很短,隱于體毛內(nèi)。四肢頗長,后肢略比前肢長。冬季,毛棕黃色,夏季毛栗紅色,臀部灰白色。

【 性狀 】

性狀鑒別,全長多為5-7cm,直徑2-2.5cm。基部較粗,頂端漸細,先端鈍。全體布滿灰褐色茸毛,茸體有縱棱,質(zhì)堅硬,斷面有細孔。氣腥,微臭,味咸。

顯微鑒別,組織特征,毛茸密集,基部略作膨大,表皮層顆粒細胞較大,略密;真皮層外側(cè)乳頭呈波浪狀突起;內(nèi)側(cè)有圓形小血管較大;骨小梁間隙略密,多為孌曲長分枝狀;骨陷窩內(nèi)側(cè)外側(cè)均較密,比較規(guī)則環(huán)繞骨小梁間隙,似層狀排列,單個呈長多角形,如砂晶狀,直徑大至8μm,骨小管不明。

【 化學成分 】

飽的茸及角,含大量骨膠原(collagen),肽類(peptide),氨基酸(amino acids),硫酸軟風素(chondroitin sulfate),及鈣、磷、鐵、鎂、銅等。尚有報道含有鋅、鉛、鎘、鉻,這可能與環(huán)境污染有關(guān)。

【 鑒別 】

理化鑒別,紫外光譜,取本品粉末1g,用95%乙醇加熱提取,趁熱過濾,濾液在日本島津UF-265FW紫外分光亮度儀上測定吸收波長,在波長200.8nm、250.6nm處有最大吸收峰。

【 歸經(jīng) 】

腎經(jīng)

【 性味 】

味甘;咸;性溫

【 注意 】

陽虛陽亢者禁服。

【 功能主治 】

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主虛勞贏弱;腰膝酸軟;筋骨疼痛;陽痿;不孕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研末沖,每次3g,每日9g;中浸酒;或入丸、散。

【 各家論述 】

《中國藥用動物志》:應用同鹿茸,功效稍遜。

【 摘錄 】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