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APP下载污视频_草莓视频深夜释放_黄草莓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草莓视频在线观看

當(dāng)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中醫(yī)藥材 > 正文 >>

十大功勞根

【 拼音注音 】
Shí Dà Gōnɡ Láo Gēn
【 別名 】

土黃柏、刺黃柏、刺黃芩、刺黃連、老鼠刺、土黃連。

【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闊時(shí)十大功勞、細(xì)葉十大功勞、華南十大功勞和西藏十大功勞的根。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1.Mahonia bealei (Fort.)2.Mahonia fortunei(Lindl.)3.Mahonia japonica(Thunb.)4.Mahonia calamicalis Spare et Fisch.

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凈泥土,除去須根,切段,曬干,或鮮用。

【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向陽山坡的灌叢中,也有栽培。

2.生于山坡灌叢、路邊。

3.生于陰濕山坡或山谷的喬灌林下。

4.生于山坡、路邊灌叢中。

資源分布:1.分布于狹西、安微、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2.分布于江蘇、浙、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等地。

3.分布于浙江、福建、臺(tái)灣、廣東等地。

4.分布于西藏南部及東南部。

【 原形態(tài) 】

1.闊葉十大功勞 常綠灌木,高1-4m。莖表面土黃色或褐包,粗糙,斷面黃色。葉互生,厚革質(zhì),具柄,基部擴(kuò)大抱莖;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長25-40cm,小葉7-15片,側(cè)生小葉無柄,闊卵形,大小不等,長4-12cm,寬2.5-4.5cm,頂生小葉較大,有柄,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反卷,每邊有2-8枚大的刺狀鋸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黃綠色??偁罨ㄐ蛏谇o頂,直立,長5-10cm,6-9個(gè)簇生,小苞片1;萼片9,排成三;花黃褐色,花瓣6,長圓形,先端2淺裂,基部有2密腺;雄厚蕊6;雌蕊1。漿果卵圓形,直徑約5mm,成熟時(shí)藍(lán)黑色,被白粉。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2.細(xì)葉十大功勞 常綠灌木,高1-2m。莖直立,樹皮灰色,多分枝。葉互生;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葉柄基部膨大;葉革質(zhì),小葉5-13片,狹披針形至披針,長6-12cm,寬0.7-1.5cm,先端長尖而具銳刺,基部楔形,邊緣每邊有刺狀鋸齒6-13個(gè),上面貌一新深綠色,有光澤,葉脈不明顯,下面黃綠色;葉脈自基療3出。總狀花序自枝頂牙鱗腋間抽出,長3-6cm,花?;烤呖偘褷钊切?;萼片9,花瓣?duì)睿换ò?,黃色,長圓形,全緣;雄蕊6,花絲線形,花藥瓣裂;子房卵圓形,無花柱,柱頭頭狀。漿果卵圓形,熟果卵圓形,熟時(shí)藍(lán)黑色,外被白粉?;ㄆ?-8月,果期8-10。

3.華南十大功勞 常綠灌木,高可達(dá)4m。莖直立,分枝少,枝、莖斷面為黃色。葉互生;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長約45cm;葉厚革質(zhì),小葉7-15片,橢圓狀卵形或披針形,長4-10cm,寬2.5-3.5cm,側(cè)生小葉無柄,頂生小葉有柄,先端漸尖有尖刺,基部圓形或近截形,邊緣反卷,每邊有2-6個(gè)粗大刺狀鋸齒,齒距約1cm,上面暗灰綠色,下面暗灰黃綠色,兩面葉脈不明顯??偁罨ㄐ蛳麓?,長10-25cm,約10個(gè)簇生,花梗細(xì),長6-10mm;苞片闊,披針形;萼片5,排成三輪;花黃色,6瓣,先端2裂;雄蕊6;子房內(nèi)含胚珠4-5。漿果卵形,長8-9mm,直徑4-5mm,暗紫色,被白粉?;ㄆ?-7月。

4.西藏十大功勞 常綠灌木,高約1.5m。莖粗壯,斷面深黃色。葉互生;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聚生莖頂,長20-35cm;小葉厚革質(zhì),9-13片,葉片卵形到披針形,長4-11.5cm,寬1.5-4.2cm,先端長尾尖,基部寬楔形,葉緣每邊有4-9個(gè)粗刺鋸齒,上面暗黃綠色,下面黃綠色;網(wǎng)脈明顯??偁罨ㄐ蝽斏?,長5-9cm;萼片9,排成三輪,外輪卵形或近圓形,中輪長圓形,內(nèi)輪與中輪萼片相似;花瓣黃色,6瓣,狹倒卵形,先端缺裂,基部有2枚腺體;雄蕊6,長3.5mm,子房內(nèi)含胚珠4-5。漿果近球形,直徑約7mm,紫黑色,被白粉,無宿存花柱。花期7月。

【 化學(xué)成分 】

1.闊葉十大功勞根含小檗堿(berberine)。

2.華南十大功勞根含異粉防己堿(isotetrandrine),小檗堿(berberine),掌葉防己堿(palmatine),藥根堿(iatrorrhizine)及小檗胺(berbamine)。

【 歸經(jīng) 】

脾;肝;大腸經(jīng)

【 性味 】

苦;性寒

【 注意 】

脾胃虛寒者慎服。

【 功能主治 】

清熱;燥濕;消腫;解毒。主濕熱痢疾;腹瀉;黃疸;肺癆咳血;咽喉痛;目赤腫痛;瘡瘍;濕疹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爛或研末調(diào)敷。

【 摘錄 】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