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紅
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
藥材基源:為紫??浦参锷倌昙t的全株。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rdisia alyxiaefolia Tsiang et C.Chen+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洗凈;切碎;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600-1200m的山坡、山谷疏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小灌木,高約50cm。具匍匐莖;莖纖細(xì),具細(xì)縱紋,幼時(shí)密被銹色微柔毛。葉互生,葉柄長5-8mm,具溝;葉片厚堅(jiān)紙至革質(zhì),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鈍至圓形,長3.5-6cm,寬1.5-2.3cm,邊緣具淺圓齒,齒間具邊緣腺點(diǎn),兩面被疏微柔毛或小鱗片,尤以北背面中脈為多。亞傘形花序或傘房花序,稀復(fù)傘形花序,側(cè)生,稀腋生,密被微柔毛;總梗長達(dá)6cm時(shí),常具1-2片退化葉;花梗6-10mm,通常帶紅色;花萼狀僅基部連合,僅于連合處被細(xì)微柔毛,長1-1.5mm,萼片三角狀卵形,具腺點(diǎn);花瓣白色,稀粉紅色,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約4mm,里面中部以下多少具乳頭狀突起,具疏腺點(diǎn);雄蕊較花瓣略短,花藥披針形,背部疏腺點(diǎn);雌蕊與花瓣等長。果球形,直徑約5mm,紅色,略肉質(zhì)?;ㄆ?-7月,果期10-12月。
含有巖白菜素(bergenin)[1]和一種甙無為仙客來甙元(cyclamiretin)A的皂甙——皂甙Ⅱ[2]。
苦;辛;性平
止咳平喘;活血散瘀。主咳喘痰多;跌打損傷
內(nèi)服:煎湯,9-15g。
《新華本草綱要》:根:有散瘀活血的功能。用于跌打跌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