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椒草
《全國中草藥匯編》:山椒草
塌地草、卜羅草
蕁麻科山椒草Pellionia minima Makino,以全草入藥。
長江以南各省。
舒筋活血。主治跌打損傷。
山椒草、蛇葡萄根等量,用酒糟或酒拌和搗爛烘熱敷患處,每日換一次。
《中藥大辭典》:山椒草
塌地草(《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為蕁麻科植物山椒草的全草。夏、秋采收。
生于溫暖地區(qū)的低山及丘陵的陰濕處或巖石上,分布浙江、江西等地。
多年生匍匐草本。莖細長,少分枝,長10~30厘米,密被細毛,褐綠色。葉互生,歪倒卵形,略帶肉質(zhì),長5~10毫米,寬4~8毫米,先端鈍圓,基部內(nèi)側楔形,外側耳狀圓形,緣有波狀齒,上面有伏貼的毛。下面脈上有短毛;葉柄極短;托葉細小?;▎涡?,雌雄異株,聚傘花序腋生;雄花序梗長1~1.5厘米,被細毛;雌花序無梗,稍成球形,外側有狹披針形總苞,花極小,萼片5,線形,外側上部有鑿形附屬體,宿存;雄蕊同數(shù);雌花中有微小假雄蕊,雌蕊1,柱頭毛筆狀。瘦果橢圓形,長約0.7毫米,表面有瘤狀突起,內(nèi)有種子1個?;ㄆ?~4月。果期4~5月。
①《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關節(jié)扭傷:山椒草、蛇葡萄根等量,用酒糟或酒拌和搗爛,烘熱包敷患處,每日換一次。"
②江西《草藥手冊)):"治雞眼腳:山椒草加童便搗敷。"
《中華本草》:山椒草
塌地草;卜羅草
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小赤車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ellionia minima Makino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低山、丘陵陰濕地或巖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多年生匍匐草本,長達30cm。莖褐色或綠色,少分枝,密被微細毛。葉互生,具極短的柄;托葉??;葉片在莖上為2列平展,斜倒卵形,長5-10mm,寬4-8mm,先端鈍圓,基部內(nèi)側楔形,外側耳狀圓形,上面有伏貼的毛,下面脈上有短毛,邊緣有波狀齒?;▎涡裕菩郛愔?;聚傘花序腋生,雄花序有梗,花被片5;雄蕊5;雌花序無梗,呈球形;雌蕊1,柱頭毛筆狀。瘦果橢圓形,表面有點狀突起。花期3-4月,果期4-5月。
性狀鑒別 干品多纏繞成團。莖細長圓柱形,褐色或綠褐色,有較多的須狀不定根,灰白色。葉皺縮,展平后歪倒卵形,先端鈍圓,邊緣有疏鋸齒,基部楔形,外側耳狀圓形,葉腋可見球形花序。質(zhì)脆。氣微,味微苦。
辛;苦;性溫
舒筋活血;解毒消腫。主扭傷;跌打損傷;瘡癤腫毒;蛇傷;雞眼
外用:適量,搗敷。
1.《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關節(jié)扭傷:山椒草、蛇葡萄根等量,用酒糟或酒拌和搗爛,烘熱包敷患處,每日換一次。2.江西《草藥手冊》:治雞眼腳:山椒草加童便搗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