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中醫(yī)藥材 > 正文 >>
山橙葉
【 拼音注音 】
Shān Chénɡ Yè【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夾竹桃科植物山橙的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Melodinus suaveolens Champ.ex.Benth.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曬干。
【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丘陵、山谷、攀援樹木或石壁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 原形態(tài) 】
攀援木質(zhì)藤本,長達(dá)10m。全株具乳汁;除花序被稀疏柔毛外,其余均無毛;小枝褐色。葉對生,葉柄長約8mm;葉片近革質(zhì),卵形、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9.5cm,寬1.8-4.5cm,先端短漸尖,基部漸尖或圓形,葉面深綠色而有光澤。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蕾先端圓形或鈍;花萼裂片5,卵圓形,被微毛;花冠白色,高腳碟狀,花冠筒長1-1.4cm,裂片5,基部稍狹,向一邊擴(kuò)大而成鐮刀狀或斧形,具雙齒,向左覆蓋,裂片比花冠簡短或等長;副花冠成5裂片伸出花冠簡喉部之外,鐘狀或筒狀;雄蕊5,著生于花冠筒中部。漿果圓球形,成熟時(shí)橙黃色或橙紅色。種子多數(shù),犬齒狀或兩側(cè)扁平,干時(shí)棕褐色?;ㄆ?-11月,果期8月至翌年1月。
【 性味 】
苦;性涼
【 功能主治 】
清熱利尿;消腫止痛。主腎炎水腫;小便不利;風(fēng)濕熱痹;跌打腫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10-15g。外用:適量,煎水洗。
【 摘錄 】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