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中醫(yī)藥材 > 正文 >>
山艾葉
【 拼音注音 】
Shān ài Yè【 英文名 】
Oakleaf Ajania【 出處 】
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
【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構(gòu)葉亞區(qū)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jania quercifolia (W. W. Smith) Ling et Shin
采收和儲藏:夏季割取地上部分,曬干。
【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200-3900m的山坡林下、林緣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 原形態(tài) 】
櫟葉亞菊 半灌木,高60-150cm。老枝灰黑色,上部花序分枝、花梗均生白色狀絹毛。葉互生;葉有短柄,柄基部無葉耳;中部葉長橢圓形、披針形、倒卵狀長圓形,稀為寬線形,長5-8cm,寬2-4cm,邊緣有粗齒或缺刻狀淺裂或深裂,裂片3-4對,中上部葉不裂,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達(dá)10cm,上部葉漸小,葉質(zhì)堅硬,上面綠色,無毛,下面白色,密被絹毛。頭狀花序多數(shù),在枝頂呈傘房花序,花枝及花梗粗壯;總苞鐘形,總苞片4層,外層卵狀披針形,中內(nèi)層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外層稀生絹毛,邊緣膜質(zhì);雌花11個,邊生,花冠細(xì)管狀,4齒裂,一齒較大;兩性花管狀,長3mm,全部花冠黃色,外面有腺點。瘦果長1.5mm?;ā⒐?-10月。
【 性味 】
味苦;辛;性溫
【 功能主治 】
溫經(jīng)止血;散寒止痛。主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痛經(jīng)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9g。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地上部:作艾葉用。
【 摘錄 】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