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米
《全國中草藥匯編》:太白米
假百合
為百合科假百合屬植物假百合Notholirion hyacinthinum (Wils.)Stapf以小鱗莖入藥。秋末采挖,曬干去殼備用。
辛,溫。
寬胸理氣,止咳止痛。用于心胃氣痛,胸悶,咳嗽,嘔吐。
0.5~2錢,水煎服或研粉吞服4~8分。
《中華本草》:太白米
九子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假百合的鱗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Notholirion bulbuldiferum(Lingelsh.)Srearm[Paradisea bulbulifera Lingelsh;notholirion hyacinthi-num(Wils.)Stapf]
采收和儲藏:7-8月采挖小鱗莖,去外皮,陰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高山草叢或灌木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甘肅、四川、西藏等地。
假百合 多年生草本。莖高60-150cm,近無毛。鱗莖呈窄卵形或近圓筒形,由基生葉的基部增厚套疊而成,外具黑褐色膜質(zhì)鱗莖皮;須根極多,其上生有多數(shù)小鱗莖;小鱗莖卵形,淡褐色,直徑3-5mm?;~數(shù)枚,帶形,長10-25cm,寬1.5-2cm;莖生葉呈條狀被針形??偁罨ㄐ蛴谢?0-24朵;苞片葉狀,條形;花梗稍彎曲;花淡紫色或藍紫色;花被片呈倒卵形或倒披針形,先端綠色;雄蕊與花被片近等長;子房淡紫色,柱頭3裂,裂片稍反卷。蒴果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有鈍棱。花期7月,果期8月。
鱗莖含甾體生物堿:太白米甙甲
辛;甘;苦;微溫
理氣和胃;祛風(fēng)止咳。主脘腹脹痛;嘔吐;風(fēng)寒咳嗽
內(nèi)服:煎湯,1.5-6g;研末,1.2-2.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