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中醫(yī)藥材 > 正文 >>
小洋紫蘇
【 拼音注音 】
Xiǎo Yánɡ Zǐ Sū【 別名 】
假回菜、雙飛蝴蝶、桂花瘡
【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唇科植物肉葉鞘蕊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leus carnosiolius(Hemsl.)Dunn[Plectranthus carnosifolius Hems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收,曬干或鮮用。
【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石山林中或巖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廣西等地。
【 原形態(tài) 】
肉葉鞘蕊花,多處生肉質(zhì)草本,高級我30cm。莖直立,多分枝,幼時被短柔毛。葉對生;葉柄與葉片近等長,壓扁狀,多少具翅;葉片肉抽,寬卵圓形或近圓形,直徑1.2-3.5cm,先端鈍或圓,基部截形或近圓形,邊比緣具疏圓齒,兩面略帶紫色或紫色,被毛并具腺點。輪傘花序多花,排列總狀圓錐花序,長達(dá)18cm,花梗及序軸密被微柔毛;苞片倒卵形,長約4mm,先端具小尖頭,外面齒腺微柔毛及腺點;花萼卵狀鐘形,長約2.5mm,外面具腺微柔毛及腺點,果時增大長達(dá)8mm,萼齒5,近等長,后齒特別增大,三角狀卵圓形,果時外反,其余4齒長圓狀披針形;花冠淺或深紫色,外被微柔毛,長約1.2cm,上唇4淺裂,外反,下唇全緣,伸長,凹陷成舟形,基部狹;雄蕊4,內(nèi)藏花絲基部合生或鞘狀,包圍花柱基部柱頭2淺裂;花盤前方膨大。小堅果卵狀圓形,黑棕色,光滑?;ㄆ?-10月,果期10-11月。
【 性味 】
味苦;性涼
【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消疳殺蟲。主咽喉腫痛;癰腫瘡毒;小兒疳積;疥瘡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 摘錄 】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