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APP下载污视频_草莓视频深夜释放_黄草莓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草莓视频在线观看

當(dāng)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中醫(yī)藥材 > 正文 >>

一支箭

《中藥大辭典》:一支箭

【 拼音注音 】
Yì Zhī Jiàn
【 別名 】

青藤(《分類草藥性》),蛇咬子(《四川中藥志》)。

【 出處 】

《草木便方》

【 來源 】

為瓶爾小草科植物一支箭狹葉瓶爾小草等的帶根全草。春、夏采挖帶根全草,洗凈泥沙,陰干或鮮用。

【 原形態(tài) 】

①一支箭

多年生小草本,高15~20厘米。根狀莖短,呈圓柱形。營養(yǎng)葉單一,卵圓形。長3~6厘米,寬2~3厘米,先端鈍或有小突尖,全緣,基部闊楔形,側(cè)脈網(wǎng)狀,不與中脈平行;孢子葉自營養(yǎng)葉基部抽出,線形穗狀,先端尖;孢子囊約30~60對(duì),排成2列;孢子蒼白色,近于平滑。

生于溝邊、草地等陰濕處。分布福建、臺(tái)灣、廣東、安徽、江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②狹葉瓶爾小草

多年生小草本。高10~16厘米。根莖短而直立,簇生多數(shù)細(xì)長的肉質(zhì)根。葉單生或2~3葉同自根部生出,總柄長8~13厘米,纖細(xì)。營養(yǎng)葉自總柄基部以上3~6厘米處生出,長2~5厘米,寬3~10毫米,倒披針形或長圓倒披針形,先端微尖或稍鈍,基部狹楔形,全緣,葉脈網(wǎng)狀;孢子葉自營養(yǎng)葉的基部生出,有長柄,高出營養(yǎng)葉,孢子囊穗呈狹線形,長2~3厘米。

生于河灘、草地陰濕處.分布東北、河北、陜西,湖北、江蘇、臺(tái)灣、江西、四川、云南等地。

此外,同屬植物心臟葉瓶爾小草和鈍頭瓶爾小草亦同等入藥。兩種的主要特征是:前種營養(yǎng)葉寬卵形,基部心臟形,有短柄;后種營養(yǎng)葉廣卵形,無柄。

【 性味 】

苦甘,涼。

①《草木便方》:"苦。"

②《分類草藥性》:"味甘,平,無毒。"

③《陜西中草藥》:"甘辛,涼,有小毒。"

④《四川常用中草藥》:"苦,平。"

【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治乳癰,疔瘡,疥瘡身癢,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①《草木便方》:"清熱毒,除風(fēng)熱。治腎囊種痛,疔腫惡毒,胸腹宿血,蛇毒。"

②《分類草藥性》:"治癢子,消瘡毒,跌打損傷,腫毒。"

③《四川中藥志》:"清熱解毒,消癰腫。治犬傷,疥瘡。"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 復(fù)方 】

①治疥瘡身癢:一支箭、蒲公英、魚鰍串、側(cè)耳根,燉鱔魚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癰腫初起:一支箭、魚膽草、鏵頭草、野煙葉,搗爛敷。(《四川中藥志》)

③治乳癰:一支箭、蒲公英各適量,搗爛外敷。

④治癤瘡癰腫:一支箭、熟大黃各一錢五分,對(duì)經(jīng)草四錢,柴胡二錢。水煎服。

⑤治毒蛇咬傷,無名腫毒:一支箭鮮品適量,搗爛外敷。(③方以下出《陜西中草藥》)

⑥治小兒疳積:一支箭、使君子、雞內(nèi)金,煎服。(江西《中草藥學(xué)》)

【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一支箭

【 拼音注音 】
Yì Zhī Jiàn
【 別名 】

青藤、蛇咬子、小青藤

【 英文名 】
Adder's Tongue Herb,Herb of Adder Tongue,Herb of Common Adder's Tongue Fern, Herb of Pedunculate Adder's Tongue,Herb of Reticulate Adder's Tongue
【 出處 】

出自于《草木便方》

【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瓶爾小草科植物尖頭瓶爾小草、鈍頭瓶爾小草、一支箭、狹葉瓶爾小草及心臟葉瓶爾小草的帶根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1.Ophioglossum pedunculosum Desv.2.Ophioglossum petiolatum Hook.3.Ophioglossum thermale Kom.[O.angustatum Maxim.;O.vulgatum L.var.thermale C.Chr.]4.Ophioglossum reticulatum L.

采收和儲(chǔ)藏:春、夏季采挖帶根全草,去泥土,洗凈,陰干或鮮用。

【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尖頭瓶爾小草生于海拔1000m左右的開闊山坡灌叢中。

2.鈍頭瓶爾小草生于海拔2500-3000m的山坡草叢中。

3.狹葉瓶爾小草生于山地草坡或溫泉附近。

4.心臟葉瓶爾小草生于海拔1600m以下的密林下。

資源分布:1.尖頭瓶爾小草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江西、福建、臺(tái)灣、廣東等地。

2.鈍頭瓶爾小草分布于西南及陜西、臺(tái)灣等。

3.狹葉瓶爾小草分布于東北、河北、陜西、江蘇、江西、四川、云南等地。

4.心臟葉瓶爾小草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江西、福建、臺(tái)灣、河南、湖北、廣西等地。

【 原形態(tài) 】

1.尖頭瓶爾小草多年生小草本,植株高15-25cm。具短而直立的根莖和肉質(zhì)簇生的粗根。葉單一;總柄纖細(xì),長10-20cm;營養(yǎng)葉自總柄下部約6-10cm處生出;葉片草質(zhì),卵圓形,長3-6cm,寬2-2.8cm,近基部最寬,近圓楔形,略下延,全緣,先端圓鈍或有小突尖;葉脈網(wǎng)狀。孢子葉自營養(yǎng)葉基部抽出,具長柄,高出營養(yǎng)葉。孢子囊穗條形,長3-4cm,先端具突尖,從總柄頂端生出有8-16cm長的柄。

2.鈍頭瓶爾小草植株具短直立的根莖。根簇生,肉質(zhì)而粗壯,呈水平橫走如匍匐莖,從先端生出新植株。總?cè)~柄長9-15cm,營養(yǎng)葉草質(zhì),單生,自總柄上部抽出,寬卵形,長3-5cm,寬2-3cm,先端鈍圓,全緣,基部圓形并下延,無柄;網(wǎng)狀脈明顯。孢子葉自營養(yǎng)葉基部抽出,長6-9cm。孢子囊穗線形,長2.5-3cm。

3.狹葉瓶爾小草植株高10-20cm。根莖短而直立。根肉質(zhì),簇生,纖細(xì),不分枝。葉單生或2-3片同由根部分出。總?cè)~柄纖細(xì),長3-6cm,綠色或埋于土中的部分呈灰白色。營養(yǎng)葉草質(zhì),從總柄下部3-6cm處生出,倒披針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長2-5cm,寬3-10mm,基部狹楔形,全緣,先端微尖或稍鈍;葉脈網(wǎng)狀。孢子葉自總柄頂端抽出,具5-7cm長的柄,高出營養(yǎng)葉。孢子囊穗狹線形,長2-3cm,先端具小突尖,由15-28對(duì)孢子囊組成;孢子灰白色。

4.心臟葉瓶爾小草植株高15-45cm。根莖短而直立,圓柱形。根肉質(zhì)而長。具總柄1-2個(gè),長6-14cm;每總柄有營養(yǎng)葉1片,近圓形或?qū)捖研?,長5-7cm,寬4.5-6cm,基部心形,邊緣全緣,先端尖或鈍,有柄。孢子葉自總柄上端抽出,長8-25cm。孢子囊穗狹線形,長3.5-6cm。

【 性狀 】

性狀鑒別 (1)尖頭瓶爾小草 全體卷縮狀。根莖短。根細(xì)小,圓柱形,彎曲,黃棕色。葉2-3枚,總?cè)~柄長10-20cm。營養(yǎng)葉展開后呈卵圓形,長3-6cm,寬2-2.5cm。先端鈍或稍急尖,基部圓楔形或闊楔形,柄長5-10mm,兩側(cè)有狹翅,草質(zhì),表面綠黃色,葉脈網(wǎng)狀。孢子囊穗條形,長2.5-305cm,先端尖,從總柄頂端生出,有8-15cm長的柄。質(zhì)柔軟,難折斷。氣微,味淡。

(2)鈍頭瓶爾小草 總?cè)~柄長9-15cm。營養(yǎng)葉矩圓形或廣卵形,長3-5cm,寬2-3cm,先端鈍圓,基部圓形或略下延,無柄,草質(zhì),葉脈網(wǎng)狀。

(3)狹葉瓶爾小草 總?cè)~柄長3-6cm。營養(yǎng)葉披針形或倒披針形、狹橢圓形,長2-5cm,寬0.3-1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無柄,草質(zhì),網(wǎng)脈不明顯。

(4)心臟葉瓶爾小草 總?cè)~柄長4-10cm,營養(yǎng)葉卵形或近圓形,長5-7cm,寬4-5.5cm,先端尖或鈍,邊緣波狀,基部心形,有短柄,草質(zhì),網(wǎng)脈明顯。

【 化學(xué)成分 】

鈍頭瓶爾小草根含半胱氨酸(cysteine)和鳥氨酸(ornithine)等。地上部分含丙氨酸(alanine),精氨酸(arginine),二氨基丁酸(diaminobutyr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賴氨酸(lysine),絲氨酸(serine),蘇氨酸(threonine).狹葉瓶爾小草含二脂酰甘油基三甲基高絲氨酸(diacylglyceryltrimethylhomoserine)。

【 歸經(jīng) 】

肝經(jīng)

【 性味 】

苦;甘;微寒

【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活血散瘀。主癰腫瘡毒;疥瘡身癢;跌打損傷;瘀血腫痛;毒蛇咬傷;燒燙傷;瘀滯腹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或研末調(diào)敷。

【 復(fù)方 】

1.治疥瘡身癢:一支箭、蒲公英、魚鍬串、側(cè)耳根,燉鱔魚服。(《四川中藥志》)2.治癰腫初起:一支箭、魚膽草、鏵頭草、野煙葉,搗爛敷。(《四川中藥志》)3.治乳癰:一支箭、蒲公英各適量,搗爛外敷。4.治癤瘡癰腫:一支箭、熟大黃各一錢五分,對(duì)經(jīng)草四錢,柴胡二錢。水煎服。5.治毒蛇咬傷,無名腫毒:一支箭鮮品適量,搗爛外敷。6.治小兒疳積:一支箭、使君子、雞內(nèi)金,煎服。(江西《中草藥學(xué)》)

【 各家論述 】

1.《草木便方》:清熱毒,除風(fēng)熱。治腎囊腫痛,疔腫惡毒,胸腹宿血,蛇毒。2.《分類草藥性》:治癢子,消瘡毒,跌打損傷,腫毒。3.《四川中藥志》:清熱解毒,消癰腫。治犬傷,疥瘡。

【 摘錄 】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