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APP下载污视频_草莓视频深夜释放_黄草莓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草莓视频在线观看

當(dāng)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中醫(yī)藥材 > 正文 >>

柞木皮

《中藥大辭典》:柞木皮

【 拼音注音 】
Zhà Mù Pí
【 別名 】

孤奴、納葛窊(《霉癘新書》)。

【 出處 】

《本草拾遺》

【 來源 】

為大風(fēng)子科植物柞木樹皮。

【 生境分布 】

生于平原、丘陵地或小山下部疏林中。分布我國南部、中部、西部及華東等地。

【 原形態(tài) 】

柞木(《本草拾遺》),又名:鑿子木(《綱目》),鑿頭木(《本草求原》),紅檬、柞樹(《草木便方》),檬子樹(《分類草藥性》),葫蘆刺、刺鑿、檬榕、羊志木、鼠木、野棉花。

常綠喬木,高可達(dá)2~10米,多少有刺,尤以幼時為甚;小枝禿凈或被微柔毛。單葉互生,革質(zhì),卵形,長3~7厘米,寬2~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尖、鈍或渾圓,邊緣有鈍鋸齒,兩面均禿凈,側(cè)脈5~8對;葉柄長4~10毫米??偁罨ㄐ蛞干?,長1~2厘米,被微柔毛;花單性,雌雄異株;花淡黃色或綠黃色,直徑約5毫米,有花盤:萼片卵圓形,長約1毫米;花瓣缺;雄花有雄蕊多數(shù),長2~3毫米。漿果球形,直徑3~4毫米,熟時黑色。種子2。、3顆。花期夏季。

本植物的根(柞木根)、枝葉(柞木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 性味 】

苦酸,涼。

①《嘉佑本草》:"味苦,平,無毒。"

②《綱目》:"酸澀。"

③《本草求原》:"辛,微寒。"

【 注意 】

孕婦忌服。

【 功能主治 】

燥濕,除熱。治黃疸,瘰疬,瘡毒潰爛。

①《本草拾遺》:"治黃疸病,燒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②《綱目》:"治鼠瘺,難產(chǎn),催生,利竅。"

③《本草求原》:"平肝降火,益陰,墮胎,破塊。"

④《分類草藥性》:"治酒毒下血。"

【 用法用量 】

煎湯,2~3錢;或研末。

【 復(fù)方 】

①治鼠瘺:柞木皮五升。水一斗,煮汁二升服。(《外臺》)

②治鼠咬傷:柞木皮二錢,當(dāng)歸三分,川芎三分,金銀花一錢,大黃五分,甘草一分。水煎服。(《救急選方》柞木皮湯)

③治梅瘡皮膚潰爛:柞木皮、土茯苓各三錢,銀花、荊芥、地黃、芍藥、防風(fēng)各二錢,牛膝、木瓜、黃柏各一錢。上十味,呀咀,以水五合,煮取二合半。去滓,溫服。(《霉癘新書》)

【 各家論述 】

《本草經(jīng)疏》:"柞木皮,主黃疸病者,蓋黃疸因濕熱郁于腸胃而發(fā),此藥苦能燥濕,微寒能除熱,兼得下走利竅之性,則濕熱皆從小便出而黃自退矣。今世又以為治難產(chǎn)催生主要藥,亦取其下達(dá)、利竅之性耳。同魚膘、人參、千里馬、百草霜、牛膝、白芷、當(dāng)歸、益母草為催生之藥。"

【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柞木皮

【 拼音注音 】
Zhà Mù Pí
【 別名 】

孤奴、納葛窳。

【 英文名 】
bark of Japanese Xylosma
【 出處 】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1.《本草圖經(jīng)》:柞木,木高一、二丈,葉細(xì)于櫟,枝干多刺,文理堅實而黑。

2.《綱目》:柞木處處山中有之。高者丈余,葉小而有細(xì)齒,光滑而韌,其木及葉丫皆有針刺,經(jīng)冬不雕,五月開碎白花,不結(jié)子,其木心理皆白色。

【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大風(fēng)子科植物柞木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Xylosma congestum (Lour.) Merr.[Croton congestum Lour.;X.japonicum (Walp.) A.Gray;X.racemosum (Sieb.et Zucc.) Miq.]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剝?nèi)淦?,曬干?/p>

【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平原、丘陵地、地落附近或山麓疏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秦嶺以南和長江以南各地。

【 原形態(tài) 】

柞木 常綠灌木或小喬大,高2-10m。枝干常疏生長刺,尤以小枝為多。葉革質(zhì),互生,具柄,長3-10mm;葉片廣卵形、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3-8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兩面無毛,邊緣有鋸齒;側(cè)脈4-6對?;ù菩郛愔辏偁罨ㄐ蛞干?,長1-2cm,有柔毛;萼片4-6,卵圓形;無花瓣;雄花有多數(shù)雄蕊,花盤由多數(shù)腺體組成,位于雄蕊外圍;雌花花盤圓盤狀,邊緣略成淺波狀,子房1室,有2側(cè)膜胎座;花柱短,柱頭2淺裂。漿果球形,直徑3-4mm,成熟時黑色,先端有宿存花柱。種子2(-3)顆?;ㄆ谙募?。

【 歸經(jīng) 】

肝;脾經(jīng)

【 性味 】

味苦;酸;性微寒

【 注意 】

孕婦忌服

【 功能主治 】

清熱利濕;催產(chǎn)。主濕熱黃疸;痢疾;瘰疬;梅瘡潰爛;鼠瘺;難產(chǎn);死胎不下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9g;或研末。

【 復(fù)方 】

①治鼠瘺:柞木皮五升。水一斗,煮汁二升服。(《外臺》)②治鼠咬傷:柞木皮二錢,當(dāng)歸三分,川芎三分,金銀花一錢,大黃五分,甘草一分。水煎服。(《救急選方》柞木皮湯)。③治梅瘡皮膚潰爛:柞木皮、土茯苓各三錢,銀花、荊芥、地黃、芍藥、防風(fēng)各二錢,牛膝、木瓜、黃柏各一錢。上十味,F(xiàn)U咀,以水五合,煮取二合半,去滓,溫服。(《霉癘新書》)

【 各家論述 】

1.《本草拾遣》:治黃疸病,燒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2.《綱目》:治鼠瘺,難產(chǎn),催生,利竅。

3.《本草求原》:平肝降火,益陰,墮胎,破塊。

4.《分類草藥性》:治酒毒下血。

5.《本草經(jīng)疏》:柞木皮,主黃疸病者,蓋黃疸因濕熱郁于腸胃而發(fā),此藥苦能燥濕,微寒能除熱,兼得下走利竅之性,則濕熱皆從小便出而黃自退矣。今世又以為治難產(chǎn)催生之要藥,亦取其下達(dá)、利竅之性耳。同魚膘、人參、千里馬、百草霜、牛膝、白芷、當(dāng)歸、益母草為催生之藥。

【 摘錄 】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