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中醫(yī)藥材 > 正文 >>
毛蜂子
《全國中草藥匯編》:毛蜂子
【 拼音注音 】
Máo Fēnɡ Zǐ【 別名 】
茅草箭、透骨風、結(jié)壯飄拂草
【 來源 】
莎草科硬飄拂草Fimbristylis rigidula Nees,以根入藥。
【 生境分布 】
長江下游各省至廣東、貴州、云南。
【 性味 】
甘,微寒。
【 功能主治 】
滋陰潤燥,補虛益損。主治肺癆,盜汗,久咳,虛弱頭暈。
【 用法用量 】
3~5錢。
【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毛蜂子
【 拼音注音 】
Máo Fēnɡ Zǐ【 別名 】
透骨風
【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莎草科植物結(jié)壯飄拂草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imbristylis rigiduta Nees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洗凈,曬干。
【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路旁。草地、荒地或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廣東等地。
【 原形態(tài) 】
結(jié)壯飄拂草,多年生草本,高20-50cm。根莖粗壯,木質(zhì),近橫生。稈疏叢生,扁圓柱形,基部粗大,有殘存老葉鞘。葉短于稈,寬2-3mm,灰綠色,兩面疏生柔毛。葉狀苞片3-5,常短于花序,背面和邊緣疏生柔毛。聚傘花序復出,少有簡單的;小穗卵形或橢圓形,長5-10mm,寬約4mm,有多數(shù)花;鱗片卵形或?qū)捖研危L約4mm,先端有短尖,紅褐色,背面脈多數(shù);雄蕊3,花藥線形;花柱短,有緣毛,基部稍膨大,柱頭2。小堅果寬橢圓形,長1.2-l.5mm,表面具細小的六角形網(wǎng)紋,熟時粉白色?;ā⒐?-6月。
【 歸經(jīng) 】
肺經(jīng)
【 性味 】
味甘;性微寒
【 功能主治 】
潤肺止咳;補虛。主肺癆久咳;盜汗;體虛頭暈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
【 摘錄 】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