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頭雞
《全國中草藥匯編》:屈頭雞
樹屈頭雞
白花菜科山柑屬植物屈頭雞Capparis versicolor Griff.[C. Koi Merr. et Chum],以根及果實(shí)入藥。秋季采果,曬干;根全年可采,切片曬干。
甘、微苦,平。
果:止咳平喘。用于咳嗽,胸痛,哮喘。
根:散瘀,消腫,止痛。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
果1~2枚,果有毒,不可過量,防中毒。;根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1)果有毒,不可過量,防中毒。
《中華本草》:屈頭雞
樹屈頭雞
藥材基源:為白花菜科植物保亭槌果藤的果實(shí)。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apperis versicolor Griff.
采收和儲(chǔ)藏:秋季采收,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疏林向陽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廣西等地。
保亭槌果藤 蔓性灌木。無毛或幼枝被柔毛;枝和小枝有下彎的刺,刺堅(jiān)硬,尖端暗黑色。單葉互生;葉柄長(zhǎng)5-10mm,幼時(shí)被微柔毛;葉片紙質(zhì),橢圓形或長(zhǎng)圓狀橢圓形,長(zhǎng)3-8cm,寬1.5-3.5cm,先端鈍或急尖而鈍頭,基部寬楔形而稍圓,全緣。傘形花序腋生或頂生,具花2-4朵,有香氣;花梗長(zhǎng)2-3cm;萼片4,外面2片圓卵形,內(nèi)面2片橢圓形,長(zhǎng)8-10mm;花瓣白色或淡紅色,倒卵形,長(zhǎng)于萼片;雄蕊約60個(gè),花絲長(zhǎng)約2.5cm;子房橢圓形或卵圓形,子房柄長(zhǎng)達(dá)5cm。果球形,直徑3-5cm,近梗部有淺脈棱。種子腎形,長(zhǎng)1.5-2.5cm,寬1-1.5cm。花期夏季。
甘;苦;微溫;有毒
清熱利咽;潤(rùn)肺止咳。主感冒發(fā)熱;咽喉疼痛;咳嗽;哮喘
內(nèi)服:煎湯,1-2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