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APP下载污视频_草莓视频深夜释放_黄草莓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草莓视频在线观看

當(dāng)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中醫(yī)藥材 > 正文 >>

鐵筷子

《全國中草藥匯編》:鐵筷子

【 拼音注音 】
Tiě Kuài Zi
【 別名 】

黑毛七、小山桃兒七、小桃兒七、九百棒、見春花、九龍丹、鴛鴦七、九蓮燈、九朵云、九牛七、黑兒波、雙鈴草

【 來源 】

毛茛科鐵筷子屬植物鐵筷子Helleborus thibetanus Franch.[H. chinensis Maxim.],以根狀莖入藥。秋季采挖,洗凈,曬干或鮮用。

【 性味 】

苦,涼。有小毒。

【 注意 】

服藥后兩小時內(nèi),忌食熱物及蕎面。

【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用于膀胱炎,尿道炎,瘡瘍腫毒,跌打損傷。

【 用法用量 】

1~2錢,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 備注 】

(1)同屬植物嚏根草Helleborus niger L.根狀莖及根亦有毒性,有強心和抗腫瘤等作用。而鐵筷子的根狀莖及根是否有此類似的藥理作用,須進一步研究。

【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鐵筷子

【 拼音注音 】
Tiě Kuài Zi
【 別名 】

鐵鋼叉、瓦鳥柴(《貴州民間方藥集》),鉆石風(fēng)(《貴陽民間藥草》)。

【 出處 】

《貴州民間方藥集》

【 來源 】

為蠟梅科植物臘梅。

【 原形態(tài) 】

植物形態(tài)詳"臘梅花"條。

【 性味 】

《貴陽民間藥草》:"辛,溫,無毒。"

【 注意 】

孕婦忌服。

【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理氣,活血解毒。治哮喘,勞傷咳嗽,胃痛,腹痛,風(fēng)濕痹痛,疔瘡腫毒,跌打創(chuàng)傷。

①《貴州民間方藥集》:"鎮(zhèn)靜,鎮(zhèn)咳,止喘。治跌打損傷,腰酸背痛。"

②《貴陽民間藥草》:"治風(fēng)濕骨痛,氣滯腹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2~3錢;浸酒或入散劑。外用:研末撒。

【 復(fù)方 】

①治跌打損傷:鐵筷子、柳葉過山龍各三錢,一口血二錢。浸酒半斤。每次服藥酒二兩,一日兩次。(《貴陽民間藥草》)

②鎮(zhèn)咳,止腰酸背痛:鐵筷子二錢,蜂蜜一兩。將鐵筷子炒黃,加蜂蜜蒸,一次服完。(《貴州民間方藥集》)

③治風(fēng)濕痛:鐵筷子三錢,石楠藤三錢,兔耳風(fēng)三錢。泡酒四兩。每次服一兩。

④治冷氣腹痛:鐵筷子、朱砂蓮等分。研末。每次一錢至二錢,酒吞服。

⑤治癆傷咳嗽:鐵筷子細須根一兩,泡酒半斤。每次服藥酒五錢至一兩,經(jīng)常服用。

⑥治哮喘:鐵筷子須根五分。為末,酒吞服。

⑦治婦女腹內(nèi)血包:鐵筷子三錢,紅浮萍一兩,薄荷一錢,紅花二錢。煎水內(nèi)服。

⑧治胃痛:鐵筷子、大木姜子、青藤香、廣木香各二錢。研末。每次二錢,開水吞服。(③方以下出《貴陽民間藥草》)

⑨治疔癀毒瘡:鐵筷子、穿心草、仙鶴草各五錢,煎水服;另將渣搗爛默患處。(《貴州草藥》)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腰肌勞損、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用鐵筷子根制成100%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次,每次2毫升;或穴位注射,每穴0.5毫升,每次2~3穴。經(jīng)治腰肌勞損及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共47例,一般用藥1~3天明顯好轉(zhuǎn),最長10天癥狀減輕或消失,活動自如。

【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藥大辭典》:鐵筷子

【 拼音注音 】
Tiě Kuài Zi
【 別名 】

鐵鋼叉、瓦鳥柴(《貴州民間方藥集》),鉆石風(fēng)(《貴陽民間藥草》)。

【 出處 】

《貴州民間方藥集》

【 來源 】

為蠟梅科植物臘梅

【 原形態(tài) 】

植物形態(tài)詳"臘梅花"條。

【 性味 】

《貴陽民間藥草》:"辛,溫,無毒。"

【 注意 】

孕婦忌服。

【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理氣,活血解毒。治哮喘,勞傷咳嗽,胃痛,腹痛,風(fēng)濕痹痛,疔瘡腫毒,跌打創(chuàng)傷。

①《貴州民間方藥集》:"鎮(zhèn)靜,鎮(zhèn)咳,止喘。治跌打損傷,腰酸背痛。"

②《貴陽民間藥草》:"治風(fēng)濕骨痛,氣滯腹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2~3錢;浸酒或入散劑。外用:研末撒。

【 復(fù)方 】

①治跌打損傷:鐵筷子、柳葉過山龍各三錢,一口血二錢。浸酒半斤。每次服藥酒二兩,一日兩次。(《貴陽民間藥草》)

②鎮(zhèn)咳,止腰酸背痛:鐵筷子二錢,蜂蜜一兩。將鐵筷子炒黃,加蜂蜜蒸,一次服完。(《貴州民間方藥集》)

③治風(fēng)濕痛:鐵筷子三錢,石楠藤三錢,兔耳風(fēng)三錢。泡酒四兩。每次服一兩。

④治冷氣腹痛:鐵筷子、朱砂蓮等分。研末。每次一錢至二錢,酒吞服。

⑤治癆傷咳嗽:鐵筷子細須根一兩,泡酒半斤。每次服藥酒五錢至一兩,經(jīng)常服用。

⑥治哮喘:鐵筷子須根五分。為末,酒吞服。

⑦治婦女腹內(nèi)血包:鐵筷子三錢,紅浮萍一兩,薄荷一錢,紅花二錢。煎水內(nèi)服。

⑧治胃痛:鐵筷子、大木姜子、青藤香、廣木香各二錢。研末。每次二錢,開水吞服。(③方以下出《貴陽民間藥草》)

⑨治疔癀毒瘡:鐵筷子、穿心草、仙鶴草各五錢,煎水服;另將渣搗爛默患處。(《貴州草藥》)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腰肌勞損、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用鐵筷子根制成100%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次,每次2毫升;或穴位注射,每穴0.5毫升,每次2~3穴。經(jīng)治腰肌勞損及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共47例,一般用藥1~3天明顯好轉(zhuǎn),最長10天癥狀減輕或消失,活動自如。

【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 拼音注音 】
Tiě Kuài Zi
【 別名 】

黑毛七,小山桃兒七(《陜西中草藥》)。

【 出處 】

《陜西中草藥》

【 來源 】

為毛莨科植物鐵筷子。秋季采挖,洗凈,曬干或鮮用。

【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林下。分布四川、甘肅、陜西等地。

【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無毛。根莖直徑約6毫米,有多數(shù)暗褐色須根?;~1~2枚,有長柄,葉片鳥足狀分裂,裂片5~7,長圓形或?qū)捙樞?,上部邊緣有齒;莖生葉較小,無柄或有鞘狀短柄,3全裂?;▎紊?,有時2朵頂生;萼片5,粉紅色,橢圓形或狹橢圓形;蜜葉8~10,圓筒狀漏斗形;雄蕊多數(shù);心皮2~3。蓇葖果扁,開裂,有多數(shù)種子。

【 毒性 】

應(yīng)用過量的黑兒波,可引起胃腸粘膜炎癥、強烈嘔吐、峻瀉、眩暈、痙攣、驚厥、死亡,新鮮的根用于足趾可引起皮炎,甚至發(fā)泡。

【 化學(xué)成分 】

同屬植物黑兒波的根含強心甙嚏根草甙和嚏根草甙元。早年尚分得嚏根草毒甙和嚏根草毒素。

【 藥理作用 】

同屬植物黑兒波具以下作用:

①強心作用

早年提出的嚏根草毒甙有典型的洋地黃樣強心作用,對粘膜的刺激性也較強,在離體蛙心上,鈣離子可增強其毒性,鉀則減弱之。爾后提出的嚏根草甙的強心效力為嚏根草毒甙的20倍。嚏根草甙對貓的最小致死量為0.088毫克/公斤(鈴蘭毒甙為0.085毫克/公斤),其部分水解制劑脫糖嚏根草甙為0.084毫克/公斤,屬效力最強的心甙類。嚏根草甙元為0.98毫克/公斤。在豚鼠心肺制備上,嚏根草甙的強心效力亦較其甙元高,但治療指數(shù)則較低。此甙的蓄積性高,胃腸吸收較差,作用較毒毛旋花子甙G快,毒性則接近洋地黃毒甙。脫糖嚏根草甙的作用較其母體更快,毒性及蓄積性則較低;對實驗性心肌能不全的狗,能使血循環(huán)及心電圖方面的紊亂恢復(fù)正常,其效力超過毒毛旋花子甙K及加拿大麻甙。

②抗腫瘤作用

黑兒波能使小鼠移植性腫瘤發(fā)生壞死,但對動物毒性大,嚏根草甙及甙元體外對人上皮癌KB細胞有抑制作用,前者效力較強。

③麻醉作用

嚏根草毒素(黑兒波中含量極低)對粘膜無刺激亦無強心作用,置于舌上有與烏頭相似的麻醉作用。

④其他作用

嚏根草毒甙能使動脈及毛細血管收縮,但輕度擴張靜脈,對正常動物血壓影響較少,因出血而使血壓下降時,則升壓作用較明顯,對體外培養(yǎng)的虹膜上皮細胞及成纖維細胞,低濃度加速其生長,高濃度則抑制之,并使之變性。嚏根草甙能對抗五甲烯四氮唑引起的驚厥或電休克。黑兒波根的水提取液對豚鼠子宮有興奮作用,產(chǎn)婦內(nèi)服亦可加強子宮收縮。

【 性味 】

苦,涼,有小毒。

【 注意 】

服藥后兩小時內(nèi),忌食熱物及蕎面。(性味以下出《陜西中草藥》)

【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治膀胱炎,尿道炎,瘡癤腫毒,跌打損傷,勞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2錢;或浸酒。外用:搗敷。

【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鐵筷子

【 拼音注音 】
Tiě Kuài Zi
【 別名 】

鉆古風(fēng)、巖馬桑根、鐵鋼叉、瓦鳥柴、蠟梅根

【 英文名 】
root of Wintersweet
【 出處 】

出自《貴州民間方藥集》

【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蠟梅科植物蠟梅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

采收和儲藏:一年四季均可采挖,洗去泥土,鮮用,或烘干、曬干。

【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灌叢或水溝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及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 原形態(tài) 】

蠟梅,落葉灌木,高2-4m。莖叢出,多分枝,皮灰白色。葉對生,有短柄,不具托葉,葉片卵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7-15cm,寬3-7cm,先端漸尖,全緣,基部楔形或圓形,上面深綠色而光亮,老時粗糙,下面淡綠色,光滑,有時于葉脈上略被疏毛?;ㄏ扔谌~開放,黃色,富有香氣;花被多數(shù),呈花瓣狀,成多層的覆瓦狀排列,內(nèi)層花被小形,中層花被較大;黃色,薄而稍帶光澤,外層成多數(shù)細鱗片;雄蕊5-6個,藥外向;心皮多數(shù),分離,著生于花托的內(nèi)面;子房卵形,1室。瘦果,橢圓形,深紫褐色,疏生細白毛,內(nèi)有種子1粒。

【 性狀 】

1.性狀鑒別 根圓柱形或長圓錐形,長短不等,直徑2-10mm。表面黑褐色,具縱皺紋,有細須根及須根痕。質(zhì)堅韌,不易折斷,斷面皮部棕褐色,木部淺黃白色,有放射狀花紋。氣芳香,味辛辣、苦。

2.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木栓細胞10余列,黃棕色。皮層稍寬,薄壁細胞橢圓形、類圓形,切向排列。維管束外韌型;韌皮部較狹窄,形成層明顯,木質(zhì)部發(fā)達,導(dǎo)管多角形,單個或成群,木射線明顯,呈放射狀排裂,有2-5列細胞,可見壁孔。皮層、韌皮部散有油細胞。本品薄壁細胞含淀粉粒。

3.粉末特征:①木纖維直徑25-30μm,有的胞腔寬,有的較窄,孔溝明顯。②射線細胞長方形,排列整齊,壁連珠狀增厚,壁孔明顯。③淀粉粒眾多,圓形、盔帽形,直徑15μm。此外,有網(wǎng)紋和具緣紋也導(dǎo)管。

【 化學(xué)成分 】

同屬植物黑兒波Helleborus niger L.的根含強心甙嚏根草甙(Hellebrin)和嚏根草甙元(Hellebrigenin)。早年尚分得嚏根草毒甙(Helleborein)和嚏根草毒素(Helleborin)。

【 歸經(jīng) 】

肝;肺經(jīng)

【 性味 】

味辛;性溫;有毒

【 注意 】

孕婦忌服。

【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止痛;理氣活血;止咳平喘。主風(fēng)濕痹痛;風(fēng)寒感冒;跌打損傷;脘腹疼痛;哮喘;勞傷咳嗽;疔瘡腫毒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9g;研末,0.5g;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敷。

【 復(fù)方 】

①治跌打損傷:鐵筷子、柳葉過山龍各三錢,一口血二錢。浸酒半斤。每次服藥酒二兩,一日兩次。(《貴陽民間藥草》)②鎮(zhèn)咳,止腰酸背痛:鐵筷子二錢,蜂蜜一兩。將鐵筷子炒黃,加蜂蜜蒸,一次服完。(《貴州民間方藥集》)③治風(fēng)濕痛:鐵筷子三錢,石楠藤三錢,兔耳風(fēng)三錢。泡酒四兩。每次服一兩。④治冷氣腹痛:鐵筷子、朱砂蓮等分。研末。每次一錢至二錢,酒吞服。⑤治癆傷咳嗽:鐵筷子細須根一兩。泡酒半斤。每次服藥酒五錢至一兩,經(jīng)常服用。⑥治哮喘:鐵筷子須根五分。為末,酒吞服。⑦治婦女腹內(nèi)血包:鐵筷子三錢,紅浮萍一兩,薄荷一錢,紅花二錢。煎水內(nèi)服。⑧治胃痛:鐵筷子、大木姜子、青藤香、廣木香各二錢。研宋。每次二錢,開水吞服。(③-⑧方均出《貴陽民間藥草》)⑨治疔癀毒瘡:鐵筷子、穿心草、仙鶴草各五錢,煎水服;另將渣搗爛敷患處。(《貴州草藥》)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腰肌勞損、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用鐵筷子根制成100%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次,每次2ml;或穴位注射,每穴0.5ml,每次2-3穴。經(jīng)治腰肌勞損及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共47例,一般用藥 1-3天明顯好轉(zhuǎn),最長1O天癥狀減輕或消失,活動自如。

【 各家論述 】

1.《貴州民間方藥集》:鎮(zhèn)靜,鎮(zhèn)咳,止喘。治跌打損傷,腰酸背痛。

2.《貴陽民間藥草》:治風(fēng)濕骨痛,氣滯腹痛。

【 摘錄 】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