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APP下载污视频_草莓视频深夜释放_黄草莓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草莓视频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中醫(yī)藥材 > 正文 >>

小白薇

《中藥大辭典》:小白薇

【 拼音注音 】
Xiǎo Bái Wēi
【 別名 】

白龍須、白薇(《滇南本草》),水辣子根、老媽媽針線包、蛇辣子、白藤、娃兒藤(《云南中草藥》)。

【 出處 】

《云南中草藥》

【 來源 】

為蘿摩科植物云南娃兒藤。秋、冬采根。洗凈曬干。

【 生境分布 】

生于山野向陽草地。分布云南等地。

【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50厘米左右。根多數(shù),簇生,細長圓柱形,淡黃色。莖直立,圓柱形,被棕色短毛。葉對生,闊卵形或橢圓形,向上則成披針形,先端尖,基部鈍圓,全緣,兩面均被稀疏的短毛;葉柄短。聚傘花序生于莖頂及葉腋;花暗紫紅色。蓇葖果長圓錐形,長約4.5厘米,熟后開裂,散出種子。種子扁平,棕紅色,頂端有絲光狀柔軟長毛?;ㄆ谙摹⑶?。

【 性味 】

《滇南本草》:"性微溫,味苦澀。"

【 功能主治 】

①《滇南本草》:"專治寒疼,肚腹酸疼。"

②《云南中草藥》:"舒筋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治跌打損傷,風(fēng)濕骨痛,肝炎,胃潰瘍,虛癆,惡性瘧疾。"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5錢;或研末。外用:搗敷。

【 復(fù)方 】

治蛇、蟲咬傷:小白薇三錢,水煎服;外用適量,加紅糖搗爛敷傷處。(《云南中草藥》)

【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小白薇

【 拼音注音 】
Xiǎo Bái Wēi
【 別名 】

白龍須、白薇、水辣子根、老媽媽針線包、蛇辣子、白藤、娃兒藤、野辣椒、三十六蕩、關(guān)腰草、沉夭兒、青龍?zhí)佟⒔鹁€包、山辣子、凌羊角草

【 英文名 】
Root of Yunnan Tylophora
【 出處 】

出自《云南中草藥》

【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蘿藦科植物云南娃兒藤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ylophora yunnanensis Schltr.

采收和儲藏:秋、冬采根。洗凈曬干。

【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野向陽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西南及廣西等地。

【 原形態(tài) 】

直立半灌木,高約50cm。須狀根多數(shù),簇生,細長圓柱形,淡黃色。莖圓柱形,被棕色短柔毛。葉對生,紙制裁;葉柄長3-6mm,被短柔毛;葉片卵狀橢圓形,向上則成披針形,長3-7.5cm,寬1.5-3.5cm,先端鈍,基部圓形,全緣,兩面均被衡疏的短毛;側(cè)脈約4對。聚傘花序生于莖頂及葉腋;著花多朵;花梗纖細;花暗紫紅色;萼5深裂,外面被微毛,內(nèi)面基部腺體2齒裂;花冠輻狀,裂片具緣毛,內(nèi)面具疏長柔毛;副花冠裂片卵圓形,貼生于蕊冠上;花粉每室1個,平展;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無毛;柱頭先端扁平。蓇葖果雙生,披針形,長4-5.5cm先端漸尖。種子扁平,棕紅色 ,先端具長約2.5cm的黃白色種毛。花期5-8月,果期8-11月。

【 性狀 】

性狀鑒別 根莖橫臥,呈疙瘩狀,上方有莖殘基,下方簇生多數(shù)細長圓柱形根。根表面灰黃色、紅棕色或暗棕色。質(zhì)脆,易折斷。氣微味微苦。

【 歸經(jīng) 】

肝;脾經(jīng)

【 性味 】

味苦、辛;性微溫

【 功能主治 】

鄶盤通絡(luò);活血止痛。主風(fēng)濕骨痛肝炎,胃潰瘍,小兒麻痹后遺癥,跌打損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或研末或泡酒。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 各家論述 】

1.《滇南本草》:專治寒疼,肚腹酸疼。2.《云南中草藥》:舒筋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治跌打損傷,風(fēng)濕骨痛,肝炎,胃潰瘍,虛癆,惡性瘧疾。

【 摘錄 】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