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APP下载污视频_草莓视频深夜释放_黄草莓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草莓视频在线观看

當(dāng)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中醫(yī)藥材 > 正文 >>

鴨嘴癀

《全國中草藥匯編》:鴨嘴癀

【 拼音注音 】
Yā Zuǐ Huánɡ
【 別名 】

小接骨、雙須蜈蚣、四方草[廈門]、雞舌癀、定經(jīng)草、田邊草

【 來源 】

玄參科母草屬植物長蒴母草Lindernia anagallis (Burm. f.) Pennell [L. cordifolia (Colsm.) Merr., L. pedunculata Wettst., Vandellia pedunculata Benth.],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 性味 】

甘、淡,涼。

【 功能主治 】

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用于扁桃體炎,咽喉炎,咳嗽,腸炎,小兒消化不良;外用治癰腫瘡癤。

【 用法用量 】

3~5錢。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鴨嘴癀

【 拼音注音 】
Yā Zuǐ Huánɡ
【 別名 】

調(diào)經(jīng)草(《福建中草藥》),田蛭草、魚尾草(《廣西藥植名錄》)。

【 出處 】

《福建中草藥》

【 來源 】

為玄參科植物旱田草全草

【 生境分布 】

生于濕地及稻田中。分布西南及廣東等地。

【 原形態(tài) 】

一年生草本。莖柔弱,伏地,分枝,長可達(dá)30厘米。單葉對生,倒卵狀矩圓形,長1.8~4厘米,先端鈍,基部漸狹成葉柄,邊緣有銳利的小鋸齒??偁罨ㄐ蝽斏』ň弑?;萼片5,綠色,裂片線狀披針形,長約6毫米;花冠談紫色,基部筒狀,前端2唇形,長約13毫米,上唇闊,凹陷,2裂,下唇擴(kuò)展,3裂;發(fā)育雄蕊2,退化雄蕊2,腺體狀;柱頭2裂。蒴果圓柱狀,長1.5~2厘米。花期6月。

【 性味 】

《福建中草藥》:"淡,平。"

【 功能主治 】

活血,解毒。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痛經(jīng),痢疾,口瘡,乳癰,瘰疬,跌打損傷。

①《福建中草藥》:"理血行氣。"

②《廣西藥植名錄》:"治紅痢,口角炎,毒蛇咬傷,小兒瘡疥。"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 復(fù)方 】

①治閉經(jīng):調(diào)經(jīng)草一至二兩,酒、水燉服;或加四物湯同煎服。

②治經(jīng)期提前、退后或痛經(jīng):鮮旱田草一至二兩。水煎服。

③治乳癰,背癰:鮮旱田草一至二兩,酒、水煎服;渣調(diào)冷飯或紅糖搗爛外敷。

④治瘰疬:鮮旱田草一至二兩。水煎服。

⑤治跌打腫痛:鮮旱田草二至三兩。酒燉服。(選方出《福建中草藥》)

【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鴨嘴癀

【 拼音注音 】
Yā Zuǐ Huánɡ
【 別名 】

定經(jīng)草、水辣椒、四方草、蘭花仔、驚風(fēng)榴、四角草、小接骨、小肢草、雙須蜈蚣、雞舌癀、田邊草、長果母草、母草

【 英文名 】
Herb of Dry Falsepimpernel, Dry Falsepimpernel
【 出處 】

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

【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分布于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浦参镩L蒴母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ndernia anagallis (Burm. F. )Pen-nell [L.cordifolia (Colsm.) Merr.]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切段曬干。

【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林邊,溺愛旁及田野較濕潤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

【 原形態(tài) 】

一年生草本,高10-40cm。根須狀。莖開始單一,不久即分枝,下部匍匐長蔓,節(jié)上生根,花莖上舉。葉對生;僅下部者有短柄;葉片三角狀卵形、卵形或長圓形,長1-2cm,寬0.7-1.2cm,先端圓鈍或急尖,基部截形或近心形,邊緣具圓齒,兩面均無毛?;▎紊谌~腋;花梗長1-2cm;花萼綠色,長4-5mm,5裂至基部,萼齒狹披針形,無毛;花冠白色或淡紫色,長0.8-1.2cm,上唇直立,卵形,2淺裂,下唇開展,3裂,裂片近相等;雄蕊4,前面2枚花絲的基部有短棒狀附屬物;柱頭2裂。蒴果條狀披針形,比萼長約2倍,室間2裂。種子卵圓形,有疣狀突起。花期4-9月,果期6-11月。

【 性味 】

味甘;微苦;性涼

【 注意 】

孕婦禁服。

【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活血消腫。主風(fēng)熱咳嗽;扁桃體炎;腸炎;消化不良;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白帶;目赤腫痛;牙痛;癰疽;腫毒;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或搗爛外敷汁涂。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莖葉用于痢疾。

【 摘錄 】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