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醫(yī)案心得 > 正文 >>
論辨證論治十法(4)
趙法新 河南省中醫(yī)藥研究院
途徑最優(yōu)
給藥途徑種種,大凡可分口服、外用兩類。
口服藥途徑 口服是最主要的傳統(tǒng)給藥途徑之一,藥物經(jīng)胃腸吸收到腸系膜毛細血管網(wǎng)、小靜脈,按下腔靜、門靜脈、肝臟、肝動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的順序到達肺泡,再由肺靜脈依次到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參與體循環(huán),將藥物輸送到全身各臟腑、組織細胞中,經(jīng)代謝后由腎臟排出體外??诜幬镏委熍c外治法相比較可謂遲來之效。由于在代謝過程中,藥物又受到胃腸酸堿消化液的影響和肝臟首過消除效應(yīng),降解了藥效。因此,這是一條漫長、曲折、消耗性的“長征路”。但口服藥在大腸中某些菌群作用下,可產(chǎn)生某些新的有效成分,同時也有一服了之,方便省事等優(yōu)點。
外用給藥途徑 外用給藥途徑更多,諸如藥浴、濕敷、貼膏藥、肛注、直腸滴注、滴鼻、點眼、含化、霧化吸入等,主要是通過皮膚、黏膜、肺泡直接吸收,其吸收機制雖較復(fù)雜,與口服途徑是相向而行,直達病所,又無苦口、刺激消化道、胃腸酸堿消化液及肝臟解毒、降解藥效之弊。所以,這是一條黃金給藥捷徑。臨證時可根據(jù)疾病、部位、個人情況之不同,選擇劑型、給藥途徑、方法最適合者,以提高療效,減輕痛苦,節(jié)省藥物,方便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