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APP下载污视频_草莓视频深夜释放_黄草莓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草莓视频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醫(yī)案心得 > 正文 >>

仲景用“水”特色獨具——兼答姚文軒、賈延利

劉世恩 南陽張仲景醫(yī)學研究所

《中國中醫(yī)藥報》6月16日刊登了姚文軒、賈延利《再議“幾幾(無鉤挑)”之音義》一文,文中“從可食的角度看,做漿面條的漿水最有可能就是張仲景用的漿水”,并進一步推測“做漿面條用的漿水,是河南人做綠豆涼粉的副產(chǎn)品”云云,對于這種將仲景臨證選用不同漿水,一概而論為同一物品的觀點和隨意憑個人主觀想象的推測性判定,筆者認為有悖于仲景原旨原義。

仲景方選藥精當,君臣佐使層次分明,煎服將息,法度嚴謹,且方隨法出,法依證設,每一環(huán)節(jié)均緊密貼切,絲絲入扣。為使相關(guān)方藥效能發(fā)揮至極,仲景在酒水、漿水及其他特質(zhì)水的擇用上就十分考究,且各取所宜,獨具特色。

酒 水

白酒

用以入藥《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并治》篇,瓜蔞薤白白酒湯方:瓜蔞實一枚(搗),薤白半斤,白酒七升。瓜蔞薤白半夏湯方:瓜蔞實一枚,薤白三兩,半夏半升,白酒一斗。《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篇,紅藍花酒方:紅藍花一兩,白酒一大升。上述三方,白酒直接入方,與它藥相伍,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

用以制藥《傷寒論·太陽病脈證并治》篇抵當湯中,大黃三兩,《傷寒論·陽明病脈證并治》篇大、小承氣湯中,大黃四兩,均需先用白酒清洗,以助大黃藥力。

用以煎藥《金匱要略·婦人產(chǎn)后病脈證并治》篇下瘀血湯方:大黃二兩,桃仁二十枚, 蟲二十枚(熬,去足)。上三味,末之,煉蜜和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頓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用以服藥《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篇當歸芍藥散、當歸散、白術(shù)散,《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篇土瓜根散、《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篇大黃 蟲丸、腎氣丸、薯蕷丸、天雄散,《金匱要略·中風歷節(jié)病脈證并治》侯氏黑散等均需用酒和后服,或直接用酒沖服。

清酒

用以煎藥《金匱要略·瘧病脈證并治》篇中鱉甲煎丸,需清酒一斛五斗用于煎藥,以達行藥勢之能。

用以制藥《傷寒論·陽明病脈證并治》篇調(diào)胃承氣湯方中大黃四兩,需用清酒洗,以助大黃泄熱去實,推陳致新之用。

苦酒

用以入藥《傷寒論·少陰病脈證并治》篇,治療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的苦酒湯,《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篇黃芪芍桂苦酒湯方等均以苦酒直接入藥。

用以制藥《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篇烏梅丸中,烏梅三百枚,需用苦酒浸泡一宿,然后方能入藥,以助烏梅酸斂之功。

特質(zhì)水

甘瀾水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篇茯苓桂枝甘草湯,需甘瀾水一斗煎藥,以達溫通心陽,化氣行水之功。

潦水

《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并治》篇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以潦水一斗煎藥,方能解表散邪,清熱除濕退黃。

東流水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并治》篇澤漆湯,以東流水五斗煎藥,方可獲逐水通陽止咳平喘之效。

泉水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并治》篇,百合地黃湯,只有用泉水二升煎藥,方能全潤肺清心,涼血清熱之效。

井花水

《金匱要略·中風歷節(jié)病脈證并治》篇風引湯,以井花水三升煎藥,方可收重鎮(zhèn)潛陽,清熱熄風全效。

開水(麻沸湯)

《傷寒證·辨太陽病脈證并治》篇大黃黃連瀉心湯,以開水三升,浸泡須臾,即可服用,以全清熱消痞之能。

蜂蜜和水

《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并治》篇大半夏湯,以水一斗三升,白蜜一升,調(diào)和后再用勺子揚二百四十遍煎藥,以盡收補脾和胃,降逆止嘔之全效。

漿 水

有關(guān)仲景用漿水、清漿水、醋漿水等條文,姚文軒、賈延利老師已在《再議“幾幾(無鉤挑)”之音義》一文進行了詳細統(tǒng)計,此不再贅述,筆者僅就仲景何以用百姓漿線的水煎煮枳實梔子豉湯作一補充說明。

依《傷寒論》393條原文分析,仲景既言“大病瘥后”,定指傷寒病久病、重病初愈,機體尚處在康復階段,此時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均處在相對虛弱狀態(tài)之下,又因勞作而復發(fā),選用枳實梔子豉湯,一則清宣郁熱,透邪外出,再則寬中健脾和胃培補后天生化之源,進而達到邪出正復之目的,仲景在《禽獸魚蟲禁忌并治第二十篇》明確指出“脾病禁酸”,大病勞發(fā),脾胃虛弱之時,何以用酸漿水煎藥呢?因此,若把清漿水誤認為酸漿水實屬違背圣義,此其一。

其二,仲景時代人們習慣把酸類飲品稱為苦酒或醋漿水,《傷寒論》、《金匱要略》中不少條文曾選用本品或作為煎料、或直接入藥,此處直言清漿水而不言苦酒、醋漿水等,仲景又何以故設玄機呢?因此,清漿水實屬漿水、醋漿水、苦酒之外的其他物品。

其三,仲景用水十分考究,各種水的選用均具很強的針對性,若將苦酒、醋漿水、漿水、清漿水混同一等,不符合仲景遣方用藥準則。

其四,仲景選用百姓漿線的水煎煮枳實梔子豉湯,不僅屬“易取之物”,尤其符合病證所需。筆者多年來,每用枳實梔子豉湯時,就用該漿線水煎藥,事半功倍,收效極佳。

其五,姚文軒、賈延利二位老師推測清漿水是河南人做漿面條用的漿水,進而推測該漿水是“做綠豆涼粉的副產(chǎn)品”。綠豆,又稱青小豆,學名:Vigna radiate,是一種豆科,蝶形花亞科豇豆屬植物,原產(chǎn)于印度、緬甸等地區(qū),該植物隋、唐之后方引進我國。綠豆之名最早載于《開寶本草》一書,仲景時代,中原尚無此物種。在交通不便,信息相對閉塞的東漢末年,異國他鄉(xiāng)的綠豆不可能被百姓廣泛使用,更談不上人們對其藥用價值的認知,因此,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便無此品種。再有,早生于仲景71年的南陽人張衡在《南都賦》中對當時南陽田園的各種植物進行了詳細記載,同樣也無綠豆一物。鑒于歷史客觀存在,若將清漿水誤認為是“做綠豆涼粉的副產(chǎn)品”一說,著實令人無法認同。

另外,關(guān)于《再議“幾幾(無鉤挑)”之音義》一文,提到的“幾幾(無鉤挑)”前邊加“不”或沒有加“不”的問題,不過是人們語言習慣而已,無論加與不加均不影響語句中痛、癢、強等意思的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