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七 靈樞·五閱五使
黃帝問于岐伯曰:余聞刺有五官五閱,以觀五氣。五氣者,五臟之使也,五時之副也。愿聞其五使當安出?
黃帝問岐伯說:我聽說在針刺治療疾病時,有五官五官的診法,可以用來觀測五氣。所謂五氣,是指五臟的內(nèi)在的變化反映于體表的現(xiàn)象,是由五臟產(chǎn)生和支配的,它的盛衰與春、夏、長夏、秋、冬五季相配合。我想知道五臟之氣是怎樣表現(xiàn)在面部的呢?
岐伯曰:五官者,五臟之閱也。
岐伯說:人的面部五官,是五臟在身體外部的反映。
黃帝曰:愿聞其所出,令可為常。
黃帝說:我想知道五官是如何反映五臟的變化,以便把它作為診斷的常規(guī)。
岐伯曰:脈出于氣口,色見于明堂,五色更出,以應五時,各如其常,經(jīng)氣入臓,必當治理。
岐伯說:五臟的變化可以通過脈象的形式表現(xiàn)于寸口,也可以通過五色的形式表現(xiàn)在明堂(即鼻子)。青、赤、黃、白、黑五色交替出現(xiàn),與五季氣候的變化相應,每一時令都有其正常的所主顏色在鼻部顯現(xiàn),如果邪氣循經(jīng)絡(luò)深入內(nèi)臟,必然出現(xiàn)異常的顏色,此時應根據(jù)變化的顏色所對應的內(nèi)在臟腑進行治療。
帝曰:善。五色獨決于明堂乎?
黃帝說:講得好。診察五色僅只取決于鼻部嗎?
岐伯曰:五官已辨,闕庭必張,乃立明堂,明堂廣大,蕃蔽見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搏廣大,壽中百歲,見此者,刺之必已,如是之人者,血氣有余,肌肉堅致,故可苦以針。
岐伯說:如果五官的氣色分明,兩眉之間和額頭開闊飽滿,鼻子寬而高,臉頰至耳門的肌肉豐滿凸起,耳邊四周的骨骼和肌肉方正,下顎高厚,耳垂凸露于外很長,面部五色表現(xiàn)正常,五官端正寬闊而勻稱,那么這樣的人就能夠活過一百歲。觀察到以上的面部表現(xiàn),即使發(fā)生疾病,施用針刺也一定能夠治愈。因為像這樣的人,氣血充足,肌肉堅實致密,所以可以迅速地用針刺進行治療。
黃帝曰:愿聞五官。
黃帝說:我想了解五官與五臟的相互關(guān)系。
岐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诖秸?,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
岐伯說:鼻是反映肺臟的外象器官,眼睛是反映肝臟的外象器官,口唇是反映脾臟的外象器官,舌是反映心臟的外象器官,耳是反映腎臟的外象器官。
黃帝曰:以官何候?
黃帝說:從五官的表現(xiàn),如何推斷疾病呢?
岐伯曰:以候五臟。故肺病者,喘息鼻張。肝病者,眥青。脾病者,唇黃。心病者,舌卷短,顴赤。腎病者,顴與顏黑。
岐伯說:通過五官的表現(xiàn),可以推斷五臟的病變。肺的病變,出現(xiàn)呼吸喘急,鼻翼煽動。肝的病變,出現(xiàn)眼角發(fā)青。脾的病變,出現(xiàn)口唇發(fā)黃。心的病變,出現(xiàn)舌體卷曲短縮,兩顴發(fā)紅。腎的病變,出現(xiàn)兩顴和額部發(fā)黑。
黃帝曰:五脈安出,五色安見,其常色殆者如何?
黃帝說:有的人脈象是正常的,五色也是正常的,但這種人雖然氣色正常,一得病卻很危險,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曰:五官不辨,闕庭不張,小其明堂,蕃蔽不見,又埤其墻,墻下無基,垂角去外,如是者,雖平常殆,況加疾哉?
岐伯說:五官的氣色不分明,兩眉之間和額頭不開闊,鼻子窄小,臉頰至耳門的肌肉不飽滿,耳邊四周骨骼和肌肉坍陷,下顎平陷,耳垂和耳上角尖窄且向外翻,像這樣的人,在平時就體質(zhì)很弱,更何況再遇到疾病呢?
黃帝曰:五色之見于明堂,以觀五臟之氣,左右高下,各有形乎?
黃帝說:五臟表現(xiàn)于鼻部,據(jù)此可以推斷五臟之氣的內(nèi)在變化,那么在鼻的左右上下,有一定的反映部位嗎?
岐伯曰:臟腑之在中也,各以次舍,左右上下,各如其度也。
岐伯說:臟腑深居于胸腹之中,各有一定的位置,所以反映五臟之氣盛衰的五色,在鼻子的左右上下也有一定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