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中醫(yī)藥材 > 正文 >>
粗灰釘
【 拼音注音 】
Cū Huī Dìnɡ【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柄灰包科真菌毛柄釘灰包的子實(shí)體。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Battarraea stevenii (Libosch.) Fr.
采收和儲(chǔ)藏:秋季采收,去雜質(zhì),曬干。
【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鹽堿灘草地上,秋季散生。
資源分布:分布于內(nèi)蒙古、新疆等地。
【 原形態(tài) 】
包被生于菌柄頂端,褐黃色、赭褐色,直徑3-5cm,表面光滑?;颗c菌柄相連。包被成熟后,橫斷開裂,孢體赭褐色、灰褐色、棕褐色,散出后,與菌柄相連的部位,呈盤狀,直徑4.5-5cm,近白色。菌柄較粗大,高15-22cm,粗1.5-2cm。蒼灰色、黃褐色,密被大型覆瓦狀排列的鱗片,鱗片長披針形或闊披針形,褐色?;坑芯邪?,灰赭色。孢子球形,銹色,直徑5-7μm。外壁粗糙。孢絲兩型,一是長而透明少分枝,另一種是圓柱狀,內(nèi)有彈絲,呈螺旋狀環(huán)紋。
【 性狀 】
1.性狀鑒別 包被直徑3-5cm,褐黃色或赭褐色。菌柄直徑約2cm,淡黃色,有多數(shù)覆瓦狀排列的披針形鱗片。帽狀擴(kuò)展的柄頂,直徑約4.5m。
2.顯微鑒別 孢子直徑5-7μm,外壁無色有凹痕,在掃描電鏡下可見稠密、背部平截形的隆脊,其間分散有少量平截小疣。
【 歸經(jīng) 】
肺;肝經(jīng)
【 性味 】
辛;性平
【 功能主治 】
清肺利咽;解毒消腫;止血。主咳嗽;咽喉腫痛;吐血;外傷出血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6g。
【 摘錄 】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