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度“苦夏”
進入夏季之后,有的人因身體與氣候不相適應,造成了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失調,經常會感到頭昏腦漲、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四肢沉重、倦怠嗜睡、胸悶氣短,有的人甚至低熱不退,并且伴有口淡無味、食欲不佳等不良癥狀。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苦夏”。
從醫(yī)學的角度講,“苦夏”雖然不是一種疾病,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對“苦夏”要采取有力的措施,積極防治。在臨床上,對“苦夏”還沒有根治辦法,還必須從自我調治入手。
第一,宜加強鍛煉。“苦夏”的患者多是體質虛弱、脾胃欠佳的人,一到夏天便舊病復發(fā)。因此,平時多參加體育鍛煉活動,以此提高機體對高溫天氣的適應能力。
第二,宜科學膳食?!翱嘞摹钡某醢l(fā)者,一般癥狀較輕,脾胃虛弱不突出,表現(xiàn)為疲憊乏力、頭暈目眩、食欲不振等。此時,只要多吃清淡食物,少吃油膩食物,癥狀就可以減輕,甚至消失。另外,在夏季多食用一些苦味食品,既可以降泄心火、消暑利濕,又能夠抑制燥濕,健脾利胃,增強腸胃功能。
第三,合理用藥。中醫(yī)認為,“苦夏”屬“濕陰脾胃”,用藿香正氣散治療,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用藥后還不能使癥狀得到改善,可以采用消暑益陰、散寒利濕、疏通胰理、調和胃腸等中藥調治。
第四,注意休息。夏季晝長夜短,人體的活動量相對加大,能量消耗也有所增加。因此,應當注意休息,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有條件者應安排一定的午睡時間,以便保持旺盛的精力,抵制“苦夏”的侵襲。